为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根据州委、州政府建设农村饮水水网,实现农村饮水管网入户,全面提高全州农村饮水质量的部署和安排,2月16日,黔南州农村饮水水网工程建设启动仪式在都匀市王司镇伍寨村隆重举行。
启动仪式现场
州委书记黄家培宣布黔南州农村饮水网工程建设正式全面启动
村民敲锣打鼓表示心中的感激之情
当日,州委书记黄家培宣布黔南州农村饮水网工程建设正式全面启动,五寨村苗族群众吹响长号、敲起锣鼓、燃放烟花庆祝这一时刻的到来。随后,州、市党政领导、军、民一起参加饮水工程修建劳动。
与技术人员一起焊接水管
领导、军、民一起参加饮水工程修建劳动
领导、军、民一起参加饮水工程修建劳动
领导、军、民一起参加饮水工程修建劳动
苗族同胞参加饮水工程修建劳动
州委副书记、州长李月成在仪式上发表讲话。他说,从2005年到2010年,黔南州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共建设项目1100多处,农村受益人口达123.6万人。通过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使广大农户吃上了干净卫生的水,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和农业的生产效益,同时也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但是,由于受人均投资指标的控制,人饮工程只解决了农村的基本用水问题,部分人饮工程还未能将管网引入每家每户,还不能从根本上彻底解决农民群众的饮水困难。特别是2009年8月至2010年5月发生百年不遇的特大旱灾,更是对我州彻底解决农村人饮安全问题敲响了警钟。
州长李月成发表讲话
李月成说,黔南州作出了在“十二五”期间建成全州农村水网的重大决策,计划在今后的五年内,解决全州56.51万户、254.31万农村人口的管网入户问题,全面实现农村家家户户通自来水的目标,并选取了都匀市作为黔南农村水网工程建设的试点市,要求在今年内完成农村水网建设任务,全州其它县(市)同时实施,在5年内完成农村水网建设任务。
李月成指出,“十二五”时期是我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中央一号”文件的出台预示着水利事业的又一个春天已经到来。全州农村饮水水网工程建设是我州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的具体举措,是统筹我州城乡发展、改善和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生活质量,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决策,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一项利国利民的民心工程和德政工程,对我州农村和谐发展和繁荣稳定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李月成提出,希望全州各级各部门要迅速落实州委、州政府的决策部署,按照农村水网建设的规划要求,采取有力措施着力抓好试点建设,全面推进各县(市)水网工程建设,保质保量如期完成建设任务。
州委常委、州纪委书记杨云,州政府副州长王勇,都匀市委副书记、市长胡晓剑也出席了启动仪式。到场的还有州、市水利局干部职工,贵州预师步兵二团官兵,黔南州水电机械化工程队,王司镇干部职工和伍寨村受益群众。
据州水利局局长唐世东介绍,黔南州农村饮水共经历了渴望、解困和饮水安全三个阶段,到目前为止,中央、省、州共投入我州农村饮水资金8.5亿元,累计解决了全州191万人的饮水困难和123.6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目前全州还有139.48万农村人口、15.97万农村中、小学师生饮水条件达不到饮水安全标准,56.83万户、254.3万农村人口饮水未实现管网入户,达不到自来水标准。根据州委、州政府的部署,全州水利系统针对当前饮水现状,结合农村饮水安全的规划与实施,于2010年12月完成了全州农村水网建设规划,并通过州政府审查。预计于2011年启动并完成都匀市的水网规划建设,2015年前完成全州的水网规划建设,全面实现农村饮水自来水化。
延伸阅读:
黔南州水网建设规划
规划标准:水质、水量达到饮水安全标准,管网入户,发生特大干旱时保证满足人均每天20升的饮用水;
规划规模:实施农村水网工程3792处,解决全州56.83万户254.3万人的水质水量达标、管网入户问题,日供水能力达到24.4万吨,规划总投资16.96亿元。其中:都匀市规划实施农村水网工程265处,解决4.2万户19.4万人的水质水量达标、管网入户问题,日供水能力达到1.43万吨,规划总投资1.1亿元。
规划实施安排:2011年启动并完成都匀市的水网规划建设,2015年前完成全州的水网规划建设,全面实现农村饮水自来水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