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在贵州,一个在甘肃,两个腿脚不便的残疾人电波结缘,却因距离而无法走到一起
最近的心 最远的路
他,贵州锦屏人,36岁,因患有严重的内风湿,与拐杖为伴23年;
她,甘肃张掖人,31岁,因一场车祸导致双腿残疾,5年来行走困难。
2006年,他与她,在电波中“相遇”。从此,一场爱情的剧目徐徐拉开。当两位有情人欲给这段爱情画上圆满的句号时,家庭贫困的他无法把心爱的人从千里之外娶回来;腿脚不便的她无法“走”到他身边……
13岁时,腿伸不直了
日前,记者走进锦屏县三江镇风雨桥社区的袁美瑞的家中。
推门而入时,36岁的袁美瑞正坐在院坝里发呆,身旁放着一副拐杖。见到记者,他立即拄着拐杖费力地站起身来。记者看到,袁美瑞的双腿弯曲,无法伸直。
看着空旷的天空,袁美瑞向记者说起了那段痛苦的过往。
和很多小朋友一样,袁美瑞本来也有一个好身体。但是,噩梦从他13岁那年秋季开始。
那天,他到学校报名,回家后突然感觉膝关节和大腿关节有明显的疼痛。父母认为,这是走路时间太长所致,休息几天就好,于是没往心里去。
不料,几天过去了,疼痛不但不停止,反而越发严重,甚至到了不能走路的地步。辗转了湖南、湖北等地,确定为严重的内风湿,多次治疗后,钱是花去了不少,病却没有治好。
无奈之下,家人只好把袁美瑞带回了锦屏老家,靠吃中草药抑制病情。这一折腾,袁美瑞学不能上了,只能呆在家中静养。这一呆,就是23年。
突如其来的变故对袁美瑞的打击很大,他经常躲在被窝里哭泣,多次想到死。质朴的父母怕他想不开,经常半夜三更起来给他盖被子,送他上厕所。
一次,袁美瑞又在被窝里流泪,两位老人看见了,也跟着默默流泪。这一次,对袁美瑞触动很大。他觉得,自己再也不能让父母操心了。
此后,他以书为伴,在别人的天地里自由行走。
看书之余,袁美瑞还拿起拐杖苦练走路,但由于双腿无法伸直。最初,练习了无数次,也失败了无数次。
但他毫不气馁,现在,在拐杖的支撑下,已能勉强走一点了,尽管速度还很慢,但从屋内走到院坝,已经不是难事。
电波牵线,遇见爱情
一次,有朋友建议,在家太无聊,不妨听听收音机。于是,袁美瑞的家人便给他买了一部。没想到,一台小小的收音机,让他遇见了爱情。
有了收音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残疾人之友”栏目就成了袁美瑞每天必听的节目。该栏目推出了不少残疾人身残志坚、刻苦创业的故事,让袁美瑞听得激情澎湃。
2006年,袁美瑞给该节目打了个电话,向播音员讲述了自己曲折的人生经历。这样一来,他的事情传向了大江南北,引起了强烈的反响,通过栏目热线寻找袁美瑞的电话不断。
于是,“残疾人之友”栏目特意给袁美瑞开通了“助残热线”,并向社会公布。通过这部热线,袁美瑞的残疾人朋友开始遍布全国。有了这些朋友,他不再寂寞了。
2006年6月的一个晚上,袁美瑞的“助残热线”又响起来了。听筒那端,传来了女性清脆的声音,她说自己叫尤晓莉,来自甘肃省,因腿有残疾,想学习按摩技术,希望袁美瑞能给她提供相关信息。
这事对袁美瑞来说,是小菜一碟。他通过电话,把安徽一位从事盲人按摩的朋友介绍给了尤晓莉。
就这样,袁美瑞和尤晓莉认识了。
两情相悦,感情滋生
尤晓莉家住甘肃省张掖市。5年前,一场车祸,导致她大腿骨折,动了三次大手术,都没能根治。现在,她在平地上勉强能走路,爬坡上坎就不成了。
更让尤晓莉伤心的是,身残之后,只有母亲关心她(父亲已去世),但老人身患严重糖尿病,心有余而力不足,而她的哥哥和弟弟对她并不怎么样。
电话中,两人逐渐获悉了对方的情况。
“同是天涯沦落人”,两人展开了频繁的联系,特别是都用上手机后,更是每天都要互发短信问候。
两年后,袁美瑞发现自己已深深爱上了这位远在千里之外的女子。但是,一种强烈的自卑感让他数次欲言又止,非常苦恼。
“我觉得,自己追求她,是不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啊?万一被拒绝了,又怎么办呢?”这些问题,天天都在袁美瑞的脑海中盘旋。
无奈之下,他只好通过“助残热线”向几位要好的残疾朋友求助。一位浙江的“哥们”给他出了个主意——发一些“暗示”的短信给对方,还制作出了“短信模板”供袁美瑞“参考”。
一天晚上,袁美瑞鼓足了勇气,短信发了出去:没有给你发信息,总感觉欠了点什么……
短信发出去后,他害怕面对不好的结局,于是把手机放进了被窝里……心,不停地“呯呯”直跳,时间,过得特别漫长。
10多分钟后,短信铃声响了起来,袁美瑞提心吊胆地从被窝里拿出手机。
“母亲身患重病,哥哥和弟弟讨厌我,在这个家里我觉得没有温暖,只有和你聊天,才是我最开心的事……”尤晓莉在短信中说。
就这样,两人确立了恋爱关系。
2009年2月14日的“情人节”,袁美瑞借了一部可以发彩信的手机,给尤晓莉发去了一条彩信。彩信上,一女子紧紧地依偎着身旁的男子,两人沉浸在无比的幸福之中……
“当我收到这条彩信的时候,我流泪了……”尤晓莉说。
距离,成婚嫁绊脚石
2010年6月,袁美瑞和尤晓莉认识四周年时,两人开始讨论婚嫁。
尤晓莉想去锦屏随袁美瑞一起生活。“哪怕日子会很清苦,但我不后悔,因为能跟你在一起,就是很甜蜜的事情了。”尤晓莉在短信中说。
袁美瑞也对结婚后的日子作了“规划”,那就是争取亲友的支持,在锦屏县城开一个小卖部,每月挣些生活费度日。
但是,两人要走到一起来,却面临着很多的困难。
袁美瑞个人无生活来源,他所在的家庭有七八口人,全靠父亲微薄的工资来支撑,这个家没有足够的费用把远在千里之外的媳妇“娶”回来。
而对于尤晓莉来说,她双腿有残疾,走路困难,而且与哥哥、弟弟的关系不太好。她的母亲表示,只能送她上车,而不能全程护送。
相爱而不能相守,尤晓莉非常伤心,每个夜晚,她给袁美瑞打电话时,都会失声痛哭。
此时,袁美瑞也只有在焦虑中感伤和无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