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上证综指创下的“6124点”高点,似乎已被人们忘却。三年多来,市场经历了涨涨跌跌起起伏伏,至今仍在3000点一带徘徊。但基金家族却出现了严重分化,让长期“投基”的基民们财富出现大裂变。“买基金先要学会选基金”。
那么,哪些基金净值坚挺、不断挑战高点,值得基民长期持有?哪些基金表现乏力、至今仍被“腰斩”,需要基民重新审视?晨报记者经过仔细梳理,发现主动管理型股票基金中,有22只基金,目前的净值已经超越了当年6124点时的净值高点。
偏股基金平均亏损近20%
2007年10月16日,沪指盘中创下历史性的高点,一度达到6124点。而在昨日,沪指收盘报于2933点。照此计算,在过去3年多的时间里,沪指累计跌幅高达52%。考虑到这样的市场背景下,基金尤其是偏股基金的表现肯定不尽如人意,整体下挫几乎就在预期之中,来自WIND资讯的统计数据也证明了这一点。
按照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计算,从2007年10月16日到2011年3月10日,218只开放式主动管理型偏股基金(剔除2007年10月16日之后成立的基金)同期表现整体下挫,平均跌幅高达17.98%,已经接近20%的较大跌幅。也就是说,从“6124点”至今,上述主动管理型偏股基金整体不但未能赚钱,而且还让投资者损失了20%的本金,这样的结果并不能令人满意。
从具体产品来看,在上述218只基金中,同期出现亏损的基金数量达到196只,占比高达89.9%。
22只基金创造新高
尽管大部分基金表现乏力,但仍有少数基金的同期表现出色,其净值还创下了“6124点”以来的新高。
上述统计数据显示,22只基金同期表现“给力”,期间累计涨幅实现正回报。很明显,这些基金基本已经创下了“6124点”以来的新高。其中,华夏大盘精选以94.8%的同期累计涨幅,在上述所有基金中排在涨幅榜的第一位,遥遥领先其它基金的同期表现。排在第二位的是华夏复兴,同期涨幅为40.8%,而金鹰中小盘精选以29.35%的涨幅位列探花之位。此外,泰达宏利成长、嘉实增长、华安宝利配置、银河收益、国投瑞银融华债券等基金的同期涨幅排名也比较靠前。
而从复权单位净值来看,华夏大盘精选也是“一枝独秀”,其复权单位净值高达15.42元,几乎是“6124点”当天7.97元的两倍,也是目前市场中唯一一只复权单位净值超过10元的开放式主动管理型偏股基金。此外,嘉实增长、华夏红利、大摩资源优选混合三只基金的复权单位净值都在6元以上。
反观表现落后的基金,多只仍然还处于“腰斩”状态。其中,大摩基础行业混合、宝盈泛沿海增长两只基金同期跌幅都在50%以上。此外,中欧新趋势、万家和谐增长、宝盈鸿利收益、融通动力先锋等基金同期跌幅也在40%以上。
“牛基”多数处于开放状态
从申赎状态来看,上述22只“牛基”大多处于开放状态,这对投资者来说确实是个好消息。
来自WIND资讯的统计数据表明,在上述22只“牛基”中,大多数基金处于开放状态,包括金鹰中小盘精选、泰达宏利成长、华安宝利配置、嘉实服务、华夏回报、兴全全球视野等基金在列,而泰达宏利、兴业全球两家公司旗下的“牛基”产品都在开放之列。
不过,与之相对比,华夏公司明显“小气”很多,其中华夏旗下尽管有华夏大盘精选、华夏复兴、华夏红利、华夏优势增长四只基金入围“牛基”,但均处于暂停申购状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