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拦腰开路 泸沽湖很受伤?
网友发帖:泸沽湖畔挖山开路“太伤风景”
部门回应:绿化处理减少公路对景区影响

网上帖子发布的照片
“云南丽江泸沽湖畔青山被拦腰开路惹了谁的眼?”近日,有网友在金碧坊论坛上发布图文,指责泸沽湖畔挖山开路“太伤风景”。7日,记者就网帖内容向丽江市相关部门核实获知,网帖图片显示的公路属泸沽湖景区出省通道(环湖公路)改建工程项目,已通过环保、建设、水利、林政等行政许可。景区管理部门有关人士回应,目前,该段公路正在进行绿化防护处理,将争取最大努力减少开挖公路对景区造成的视觉影响。
网帖
挖山开路“太伤风景”
“是谁批准的挖山开路?不能科学点吗?太伤风景了,请相关部门严格管理此景区环境。”网帖说。
然而,有人士分析,如果该公路不是全球知名的泸沽湖风景区开挖,帖子的关注度就可能大打折扣。也有人士指出,网友关注景区环境,实质上只会让泸沽湖更加美丽。“只要搞建设,就可能会产生相对破坏性,但在建设中,必须明确要尽努力去减少、再减少这种人为的建设性破坏的现象,处理好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利用的关系。”
调查
公路正在强化绿化处理
据了解,泸沽湖景区出省通道(环湖公路)改建工程项目,是2006年云南省政府滇西北旅游现场办公会确定的“八路一桥”重点项目之一。建设内容和规模为:改建三级公路24.137公里。其中,三家村至山垮段9.36公里,三家村至大咀段14.777公里,项目总投资8240万元。当年立项后,相继获得了环保、水利、建设、国土、林政等相关部门的行政许可。
泸沽湖省级旅游区管委会副主任、该公路项目指挥长胡先生介绍,该项目分三期全面完成,目前,该段公路正处于强化绿化处理过程中。
要求
保护好湖滨带生态系统
2008年5月,省林业厅在批复该项目时指出:原则同意在泸沽湖自然保护区实验区范围内改扩建泸沽湖出省通道,路线由三家村至山垮段和三家村至大咀段组成,设计路面全长24. 137公里,设计等级为沥青混凝土三级路面。工程施工不得改变建设地点和范围,建设工程涉及国家、省级重点保护和当地特有野生植物、占用林地,需按行政许可相关规定另行报批,不得擅自采伐保护区土地,不得改变其隶属关系和转让林地使用权。项目建成后,其林地、土地权属仍属自然保护区法定面积范围内,并由保护区管理机构依法监督管理。
省林业厅还要求,要严格湖周生态和湖滨带生态系统保护,充分考虑建设景观自然性,施工过程中要按照自然保护区相关管理要求将建设用弃土、弃渣运出自然保护区外,加强对施工人员的保护意识教育。道路建成后,要利用当地物种做好植被恢复工作。丽江市林业局要指导当地林业部门和保护区管理机构依法对建设项目实行监管。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要切实加强施工和运营期的管理工作,同时开展对区域内动、植物物种的种群数量、外来生物入侵种影响等监测工作,为泸沽湖自然保护区的科学规范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范围
泸沽湖旅游区的规划范围为:湖区西面和南面以山脊线为界(基本上为面山汇水区);东面至与四川交界处;永宁坝区北端至温泉瓦拉别村,东至云南与四川界河,西面以公路沿线山脊为界。包含湖区水域、湖周围山林及竹地和永宁坝等地域,总面积为179.8平方公里。
●性质
泸沽湖旅游区的性质为:玉龙雪山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独特的摩梭风情和秀丽的山水风光为主要景观特征,集情、水、山为一体的,可开展游览观光、民族文化风情、休闲度假等旅游活动的旅游区。
●布局
泸沽湖旅游区的总体布局规划为:《1229》,即一个旅游接待中心(竹地度假中心),两个游赏主景区(泸沽湖和永宁坝),两个游览主环线(环湖旅游线、环坝旅游线),9个旅游片(落水片、里格片、狮子山片、忠实片、开基片、温泉片、者波片、拖支片、望乡台片)。分为泸沽湖、永宁坝、竹地3个区域。
新闻链接
古朴纯净泸沽湖
泸沽湖位于云南省北部的滇川交界处,是玉龙雪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1994年12月被列为省级旅游区。
泸沽湖旅游区由湖区水域和永宁坝区两部分组成。泸沽湖距丽江市200公里,湖的东部为四川省盐源县,湖区以清澈湛蓝的水体为主景,有湖岛、狮子山、女神幽谷、17个沙滩和一个海堤连岛,湖周围森林植被及散落于湖岸沿线的落水、里格、浪放等10余个古朴的民族村落。
湖域总面积50.3平方公里,其中,丽江部分约30.3平方公里;湖面海拔2690米,最大水深93米,平均水深45米,居我国淡水深水湖第三位。湖水从东南面的四川草海出口,经盖祖河流入雅砻江汇入金沙江。
永宁坝位于泸沽湖西北部,海拔2644米,是一个美丽的高原盆地,坝中有众多摩梭村寨,有土司衙府遗址、永宁喇嘛寺、河流温泉及农耕田园风光等。特别是世代生活于泸沽湖畔的摩梭人,至今仍保留独特的民俗风情,为世人所向往。(完)(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