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时撒播甘霖 课改将出硕果
——九江市2011年高考语文复习研讨会在市三中举行





九江新闻网讯 2011年将是江西省高中课改之后的第一次高考,为了帮助老师们深入解读《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西卷考试说明》,进一步了解新高考的变化,交流复习策略,提高高三复习效率,3月22日上午,市教科所高中语文学科在九江市三中科技楼六楼学术报告厅召开了九江市2011年高考语文复习研讨会,来自各县市区的高三语文教师六十多人参加了本次研讨会。
会议首先由主持人九江三中教研组长毛秀成讲话,毛老师代表九江三中对与会老师表示了欢迎,认为这是一次很及时的会议,并依次介绍了本次讲课的老师及讲课内容。本次会议主要议程有四部分内容,分别是九江一中涂俊武老师讲座《高三小说阅读复习策略》、瑞昌一中张曦老师讲座《“名著导读”复习策略》、江西省著名特级教师王道信老师讲座《高考语文复习策略》,市教科所张青云老师总结发言。
涂俊武老师的讲话主要解答三个问题:为什么要讲小说阅读?如何指导学生读懂小说?如何解答小说阅读题?一、为什么要讲小说阅读呢?涂老师认为除了很多老师在高三备考中对小说重视不够,对学生阅读小说缺乏必要的指导之处,最为要紧的是他认为今年高考考查小说的可能性比较大。围绕这一层意思涂老师谈了六点理由。二、如何指导学生读懂小说呢?
涂老师说小说的定义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这个定义中有四个要素——故事情节、环境描写、人物形象和社会生活。因此,对一篇小说来说,只有清楚明白了以上四点,才能说读懂了。涂老师还提出了“三步半阅读法”。一、以时间为序来整理故事情节。二、从情节的各个阶段和各处描写中寻找人物形象的诸多特点(主要指性格点),并通过筛选和组合的办法确定人物形象的整体特点。三、从人物形象入手来确定小说的主题和它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半步是很多小说中存在值得读者思考的重大疑难问题。并且以九江市二模试题中萧红的小说《花狗》为例来阐述了如何读懂小说。对如何解答小说阅读题?涂老师讲了两点:其一,要遵循解答文学作品阅读题的三原则——文本原则、充实原则和清晰原则。其二,要规范答题步骤。
张曦老师针对今年高考将会出现的新题型“名著导读”部分,以《入乎其内,超乎其上——浅谈2011年高考名著导读复习策略》为题对七部名著作了巧妙地梳理。张曦老师首先对考点作了解读,介绍了文学名著阅读是今年新增加的考点,八部必考文学名著篇目:《论语》《大卫科波菲尔》《家》《巴黎圣母院》《红楼梦》《高老头》《三国演义》《堂吉诃德》。
张曦老师从能力层级的定位谈了考点预测,认为考查文学名著阅读,目的是检测考生是否完成教材所推荐的阅读作品和以及能否对相关文本达到基本理解的程度。就考试内容来看,“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应包括以下内容:主要情节、重要细节;主要人物(包括对人物性格和命运的整体把握)。
根据调查统计,八部名著学生排定的7部小说由难到易的顺序是:《三国演义》《红楼梦》《大卫科波菲尔》《堂吉诃德》《高老头》《巴黎圣母院》《家》。主要感到困惑的是前两部小说人物众多关系纷繁;中间两部篇幅较长,外国人名难记难认,接下来以九江二模名著导读题为例对考试说明进行了解说。最后张曦老师从两方面谈了二轮复习策略。一是以课本导读指导深度阅读,二是以图解梳理结合具体阅读。
张曦老师本次讲座最后部分也是最大的亮点是以图解的方式梳理了七部小说的人物和情节,以人物关系带动情节梳理。
接下来,南昌市十七中语文教师,江西教育学院兼职教授,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兼职指导老师,江西省教科所兼职研究员,江西省中小教材审定委员会委员,江西省高考语文阅读领导小组成员,全国高中新课标试验教材编者,我省著名中学语文特级教师王道信老师的讲座。王老师讲座两个多小时,分别从“考试说明解读”“小作文应对策略”“大作文应对策略”三个方面作了生动翔实的报告。
在解释考试说明时,王老师列举了回归教材的十大方面:如必修1-5的现代文中出现的典型标点要关注。从四个方面谈了回归语文能力本位:(1)全面掌握语文知识和能力;(2)阅读的能力本位;(3)独立的审题能力;(4)具体分析的能力。
王老师在接下来的“关注新题型”一节内容中对“探究题”“文言文断句题”“名著导读题”“选修教材中的默写的篇目”等将出现的新题型作了详细分析。他认为探究题不是绝对性的开放性的题型,答题时不能脱离文本,它的答案会在文中。名著导读的设疑有以下可能:人物张冠李戴,时空错位,窜改情节,曲解人物典型意义(如人物是反封建的说成是卫道士)。作品内容评价方面不会设题,那可是会引起官司的,细节检测应是典型细节。并对今年的试卷结构作了预测和分析。接下来显性要求、清隐性要求、善于隐拙等方面谈了小作文应对策略。他还从无障碍审题、观点立意,不搞范围立意、限文体——写规范的文体结构、全面训练五种新课标的题型等方面谈了大作文应对策略。最后,他谈了2011年高考作文预测。认为2011年评论型题是重点,特别是对负面材料的分析,注意探究型题。
最后,市教科所高中语文教研员张青云老师对今年高考考试说明谈了自己的理解。他认为要重视江西省命题思想的研究。在讲析解题技巧的同时,要十分注意“语文能力本位”,江西卷十分重视语文的工具性,十分重视教材,要加强有针对性的研究梳理,使学生不盲目地沉浸在无效的题海中。要科学使用题目,注意有选择有重点地选用题目。建议把2010年全国各省高考原题作为重点讲析的题目,许多学校的学生教辅资料汗牛充栋,可是竟然连上年各省的高考题都没做过。新题目可以训练新题型,有时也能幸运地与高考题撞车,但这是概率极低的。除了少数地市模拟卷是经过高水平教师的精心打磨的外,其他大多数教辅资料的题目均有各种严重的缺陷。相比较而言,各省高考题极为经典,可以作为寻找规律的材料精细讲析。各知识板块都要训练,不能存侥幸心理。江西命题有自己的思路,从轮考的知识板块到命题材料的选择均有即时性,即无法事先预定,而是根据命题时的需要来考量。他还介绍了本次二模试卷的命制过程,以及全市二模考试的有关数据。
本次研讨会紧凑高效,会议内容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讲课老师把自己经过认真研究的成果奉献出来,让与会老师觉得受益匪浅。本次会议是九江市高中语文迎接新高考的一声号角,是紧张的高三应考复习阶段的一场及时雨。甘霖适时撒播,课改必结硕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