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国内  国际   图看天下  教育  教育动态  高考   旅游  民族风情   旅游景点  健康  快讯  美容  心理   房产  楼盘  
土特产  求职  招聘   名企   汽车  修理     财经 要闻 金融  基金         文学 小说 诗歌  人生    奇闻 评论 博客  公告
   资讯中心: 国际  | 国内  | 民族精英  | 红色之旅  | 彩瀑人生  |  万峰林神秘之境  |  小七孔  |  苗乡侗寨
  你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关注民生 > 正文
 
从安龙走出个张之洞 晚清四大名臣之一(图)
来源:黔西南日报     作者:枕 木    发布时间:2011年04月10日 10:04:57     
 

        

KyV亮点黔西南网
张之洞晚年照片。KyV亮点黔西南网
KyV亮点黔西南网
半山亭边的张之洞父子雕塑。KyV亮点黔西南网
KyV亮点黔西南网
 之洞爱荷花 安龙重乡情。KyV亮点黔西南网

  在黔西南州,张之洞是一个知名度很高的历史人物。在他视为第二故乡的原兴义府城所在地安龙,其名字更是家喻户晓,为人津津乐道。 KyV亮点黔西南网

 

KyV亮点黔西南网

 

  在招提边,当地人会指着满池绽放的荷花说:“160多年前,张之洞经常随同父亲到这里来观荷赏荷。” KyV亮点黔西南网

 

KyV亮点黔西南网

 

  游览金星山,导游员会指着半山亭向游客介绍:“这就是张之洞11岁时一气写出《半山亭记》的地方!” KyV亮点黔西南网

 

KyV亮点黔西南网

 

  参观十八先生墓时,熟悉当地历史的人们会猛然想起:为凭吊十八先生,张之洞也写下过许多精彩的文字。 KyV亮点黔西南网

 

KyV亮点黔西南网

 

  可见,安龙与张之洞,已经结下不解之缘。也可以这么说,张之洞作为一个事实上的安龙人,已经被历史牢牢地钉在黔西南安龙这块土地上。 KyV亮点黔西南网

 

KyV亮点黔西南网

 

  张之洞从小喝的盘江水,吃的安龙粮,在安龙土地上接受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也是最好的一段教育。以后,他便沿着黔西南的山路走向外面的世界,走出一片锦绣前程—— KyV亮点黔西南网

 

KyV亮点黔西南网

 

  16岁回原籍参加顺天府乡试,考取第一名举人;27岁入京会试及殿试,跻身一甲第三名进士(探花),随即被授予翰林院编修。后来历任山西巡抚、两广总督、湖广总督,晚年擢升体仁阁大学士、军机大臣、兼管学部大臣。在清末的政治舞台上,他位高权重,声名显赫,与曾国蕃、左宗棠、李鸿章一起同为晚清四大名臣。 KyV亮点黔西南网

 

KyV亮点黔西南网

 

  在专家们的眼里,他是近代中国的实业巨头,清末洋务派领袖,近代中国教育家。 KyV亮点黔西南网

 

KyV亮点黔西南网

 

  国内外的许多伟人和名人,对他也有很高的评价。 KyV亮点黔西南网

 

KyV亮点黔西南网

 

  孙中山先生说过:“张之洞是不言革命之大革命家。” KyV亮点黔西南网

 

KyV亮点黔西南网

 

  毛泽东这样评价他:“提起中国民族工业……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 KyV亮点黔西南网

 

KyV亮点黔西南网

 

  美国著名学者威廉·艾尔斯说:“在张之洞的一生中,中国教育的形态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对此,他的努力具有决定性意义。” KyV亮点黔西南网

 

KyV亮点黔西南网

 

  我们感到欣慰的是,这位在中国近代史上非常杰出的人物,恰恰是从黔西南州安龙这块土地上走出去的。这样,从安龙通往外界的一条长长的山路,如同一条脐带,把他与黔西南这一母体连结起来。这也注定了张之洞与安龙这块土地及这里的人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生无法割舍。 KyV亮点黔西南网

 

KyV亮点黔西南网

 

  尤其需要强调的是,张之洞随父在安龙生活和苦读的十余年(1841年到1852年),正是“盘江八属”地区相对稳定、平和的时期。也可以这样说,他的少年时代,是在春风丽日、荷花飘香的环境中度过的。他聪慧好学,在安龙的土地上吮吸着知识的乳汁,畅闻着弥漫的荷香,感受着淳厚的乡情,体察着民间的疾苦,预测着渐来的山雨……正是身边开放的社会环境和广泛的早期教育,形成了他不断扩大的文化视野,造就了他“以天下为己任”的远大抱负,影响了他未来的许多政治主张。从这一点看,是我们偏僻的不起眼的安龙,造就了中国的了不起的张之洞! KyV亮点黔西南网

 

KyV亮点黔西南网

 

   KyV亮点黔西南网

 

KyV亮点黔西南网

 

  一代名知府 政绩即教育 KyV亮点黔西南网

 

KyV亮点黔西南网

 

   KyV亮点黔西南网

 

KyV亮点黔西南网

 

  1837年(道光十七年)9月2日,张之洞在贵阳六洞桥边呱呱坠地。 KyV亮点黔西南网

 

KyV亮点黔西南网

 

  1841年(道光二十一年),张锳调任兴义知府。3岁多的张之洞拉着父亲张锳的衣襟,爬山涉水来到兴义府城安龙。 KyV亮点黔西南网

 

KyV亮点黔西南网

 

  张锳是直隶南皮人。1826年(道光六年)入黔,历任清平、安化、贵筑、威宁等地知县,后升任黎平府知府。他出身寒微,经历坎坷,颇知民间疾苦和政治流弊。在上述各地任职期间,廉洁刚正,治盗安民,积谷赈灾,办学育才,按《贵州通志》上的说法,为人“刚介鲠直,不阿上司,”可以说在清代的贵州,是堪比胡林翼的“一代名知府。” KyV亮点黔西南网

 

KyV亮点黔西南网

 

  人们常说:父母是孩子们的第一个老师。张锳是士子出身,出任兴义知府后,特别讲究“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来到安龙十三年,尽心尽力地为当地百姓办了不少好事、实事。有这样一位知府作父亲,其有口皆碑的政绩,对少年张之洞来说,自然是最好的、最直观的教育。 KyV亮点黔西南网

 

KyV亮点黔西南网

 

  那么,张之洞从父亲身上,看到和学到了什么呢? KyV亮点黔西南网

 

KyV亮点黔西南网

 

  一是上任头一年,重修兴义府试院。张锳见旧试院远在城外,破烂不堪,加上生童往来辛苦,便与府属各州县商议,就近择地另建新试院。他自捐白银1000两,各地集资30800两,组织工匠加快建设,第二年底便建成。新试院规模宏大,布局精巧,共有房舍209间,仅魁星阁后面两侧的号舍,就可坐千余人。不少外地官吏参观后,赞不绝口,称其“甲于天下。” KyV亮点黔西南网

 

KyV亮点黔西南网

 

  二是高度关心教育,注重培养人才。新试院建成后,张锳又筹银1500两,扩建珠泉书院。还拨出一部分公田出租,用租金解决学生的灯火费、试卷费和教师聘用费,深受当地百姓称赞。 KyV亮点黔西南网

 

KyV亮点黔西南网

 

  张锳为读书人“添灯油劝学”的故事,也很让人感动。相传在道光年间的安龙城,每天夜里到了交更的时候,就有两个差役从知府衙门中走出来,前面的一个提着灯笼,后面的一个挑着桐油篓,沿着大街小巷游走,只要见到哪户人家亮着灯光,并有读书声,两人便会停下来,高唱一声:“府台大人给相公添油啰!”等读书人开门后,后面的一个差役便放下油篓,取出油筒,再从油篓中舀出清亮的桐油,倒进这个读书人的灯盏里,并补上一句:“府台大人祝相公读书用功,获取功名。”随即又向另一户亮着灯光、有读书声的人家走去。就这样,每晚给安龙城里的读书人添灯油,张锳前后坚持了13年,不管天晴下雨,夜夜如此。当地百姓都知道,这是知府张锳对读书人的厚爱、关照,于是更加发奋学习。这以后,安龙不断有人参加府试、乡试和会试,其中景其浚,在1852年(咸丰二年)还考中进士,先后充任顺天乡试同考官,陕甘、河南、安徽三地学政,官至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 KyV亮点黔西南网

 

KyV亮点黔西南网

 

  三是修筑安龙城至南盘江边坡脚的驿路。张锳见这条通往广西的石路,险狭崎岖,人马难行,于是倡议捐银2000余两,雇工进行扩修。两年后,道路建好,可直通广州。 KyV亮点黔西南网

 

KyV亮点黔西南网

 

  四是捐俸银1000余两,增建义仓一座,解决仓储不够的难题,四年间储备稻谷达2万多石。 KyV亮点黔西南网

 

KyV亮点黔西南网

 

  五是见招堤年久失修,张锳带领民众,将大堤加高五尺。同时又扩建荷池,种植荷花,还筹资在金星山上新建一座半山亭。其实,早在张锳任兴义知府的144年前,招堤就已存在,但仅仅是一项单纯的水利设施,张锳带人大面积种植荷花后,这里才真正形成一个风景区。“招堤十里荷花”胜景的打造,张锳功不可没! KyV亮点黔西南网

 

KyV亮点黔西南网

 

  六是改建“十八先生祠。”十八先生的高风亮节,常为张锳所仰慕。为此,他决定改建“十八先生祠”,建成后,有祠门、敬业堂、流芳亭、怀清亭、享堂、正祠、多节亭、净香池等,形成一组规模宏大的建筑群。 KyV亮点黔西南网

 

KyV亮点黔西南网

 

  七是呕心沥血十三年,主持纂修《兴义府志》。张锳是一个责任感和使命感都极强的官员,出于对兴义府属各州县的热爱,他立志要为当地人留下一部拿得出手的志书。为节省经费,他不搞捐资,先发动各州县士子名人广征资料,查阅藏书上万卷,采访父老数百人。后又聘请江苏学者朱逢甲、湖南著名修志家邹汉勋前来协修,终将74卷、100余万字的《兴义府志》完成。不料后来无经费了,张锳只好又捐出俸银2000余两付印成册。他在该志序中写道:“甚矣其难也,锳之心力瘁于此书矣!”可以告慰他的是,几十年后,大学者梁启超先生将值得称道的清代方志列举了104部,其中就包括《兴义府志》。如此看来,《兴义府志》也称得上是一部全国名志了。 KyV亮点黔西南网

 

KyV亮点黔西南网

 

  “家父作楷模,儿辈尽效之。”张锳的以上政绩,件件众口称道,是一种无声的教育,影响着张之洞幼小的心灵,使他从小便知道:只有像父亲那样为百姓多办好事、实事,自己今后才能无愧地走向外面的世界,去干出一番大事业! KyV亮点黔西南网

 

KyV亮点黔西南网

 

   KyV亮点黔西南网

 

KyV亮点黔西南网

 

  授课有名师 苦读成神童 KyV亮点黔西南网

 

KyV亮点黔西南网

 

   KyV亮点黔西南网

 

KyV亮点黔西南网

 

  张之洞小时候所受的教育,可以说是当时全中国一流的。这在地瘠民贫的贵州西南部地区,实属难得。张锳本身重视教育,加上又有满肚子学问,因此对子女们的学习抓得很紧。为让子女们饱读诗书,张锳特地托人从外地选购几十橱书(包括各类经典)运到安龙,供张之洞及其堂兄之 、之清,长兄之渊和几个姐姐学习。对自幼好学爱问的张之洞,张锳管得更严,要求更高,说:“贫,吾家风,汝等当力学。” KyV亮点黔西南网

 

KyV亮点黔西南网

 

  张之洞幼年时的老师,也是一批饱学之士。据史料记载,先后有附生员何养源,拔贡生曾搢之、附贡生张国华、举人黄升之、举人王可贞、进士敖慕韩、举人张肖严、举人赵斗山、翰林院侍读了诵孙、进士童云逵。以上先生,全都学养深厚,授课有方。其中张国华,是当时贵州有名的诗人,曾主讲贵山书院。而敖慕韩与童云逵,也是从全国的进士堆里挑选出来的,所传授的知识,没有水份,全是真货。 KyV亮点黔西南网

 

KyV亮点黔西南网

 

  张之洞呢,读书也很广泛,好学不倦。晚年的他曾回顾幼年学习时的情景:“读书非获解不辍,篝灯思索,每至夜分,倦则伏案而睡,既醒复思,必得解乃已。”这就是说,他读书,硬要读懂、深知其要义才能放下书本。如果没弄懂,便在油灯下苦苦思索,深夜也不睡觉。瞌睡实在来了,就伏在书桌上小睡一会儿,醒后又接着读,直到把答案找到了,才算了事。可见,从小他就养成了独立思考的能力。 KyV亮点黔西南网

 

KyV亮点黔西南网

 

  在安龙,至今还流传着一个有关张之洞小时候拿“粽粑蘸墨汁”的笑话。 KyV亮点黔西南网

 

KyV亮点黔西南网

 

  原来,张锳为了让张之洞从小接触社会、了解百姓生活,避免沾染娇生惯养的习气,在他八岁的时候,特地安排刚过完年的一段日子,把他寄养在安龙城内一个普通士绅——宋杰的家里。一天,门外非常热闹,有放鞭炮的、有舞龙舞狮的、还有办灯会的。但是,张之洞始终在屋里专心读书,充耳不闻。宋杰叫他出门去看一会儿热闹,他摇头不去;怕他饿了,又派仆人给他送去一盘粽粑和一碟切细的红糖末,放在书桌上。过了一会儿,仆人来取盘碟,猛然发现张之洞满嘴乌黑,大吃一惊,耽心他中了邪,急忙告诉主人。宋杰进屋一看,见张之洞仍在专心看书,旁若无人,不像中邪的样子。这时,恰好张之洞又拿起一块沾了墨汁的粽粑往嘴里送,而碟子中的红糖末却丝毫未动,宋杰心里一下明白了:原来张之洞太用功了,一门心思全在书上,连错把砚台当作糖碟也不知道!此事虽是一个趣闻,可后来当地人却常引用它来教育子弟。 KyV亮点黔西南网

 

KyV亮点黔西南网

 

  根据“张之洞生平大事年表”记载:他4岁开始发蒙读书,9岁时读完四书五经,11岁时读完春秋经传及历代诗词。12岁时,作为学童已经名扬贵州,并在贵阳出版了他的第一本文集。13岁时,参加童生考试,成绩名列前茅。16岁时,回原籍参加顺天府乡试,考取第一名举人,获得“解元”的殊荣。相传红榜一发,消息很快传到兴义府,乐得张锳几天没睡好觉。就连他的好友、时任黎平知府、后来升任湖北巡抚的胡林翼,从信中得知张之洞考上解元的消息后,也啧啧赞叹了好几天。 KyV亮点黔西南网

 

KyV亮点黔西南网

 

  其实,张之洞的见地和文才,在安龙早已为人所知。那是1848年(道光二十八年)盛夏的一天,正值半山亭竣工之时,兴义知府张锳在此设宴,邀请一些士绅文人庆贺,少年张之洞也随父前来待客,席间,为纪念招堤又添一景,文人们纷纷离座赋诗作文。一时间,佳作迭出,众人叫好,年仅11岁的张之洞也忍不住跃跃欲试。他先走到石栏边凝聚一会儿文思,随即提起笔来,一气呵成写下790余字的《半山亭记》。此文描写精彩,文辞华美,众人无不叹服,都称他为“神童。” KyV亮点黔西南网

 

KyV亮点黔西南网

 

  总之,张之洞幼年时期所受的教育,绝不是“死读书”或“读死书”,而是灵活多样,并与社会环境、现实生活紧密相关。譬如,安龙是明十八先生殉难之地,为了培养孩子们的人格与气节,张锳便常常带着张之洞及其兄长前去撰写楹联、诗文。一次写不好,又来第二次;二次还不行,再写第三次,直到打磨准确,立意高远为止。这种教育由于不是父辈刻意去做的,往往收效很大,最容易在张之洞小小的心灵上烙下深深的烙印。 KyV亮点黔西南网

 

KyV亮点黔西南网

 

  又譬如,张锳特别喜欢荷花。他在招堤遍植荷花,就与其从政生涯,政治抱负有关。晚清的官场,污浊一片,要像荷花一样虽身陷污泥、却能保持“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的气韵,他只好把种植荷花当作一种精神来寄托。 KyV亮点黔西南网

 

KyV亮点黔西南网

 

  张之洞呢,也同他的父亲一样,特别喜爱荷花。每到荷花绽放时节,他都要沿着招堤来观荷赏荷。有时随同父亲张锳一起来,有时随同老师张国华一起来。通过了解荷花的生长习性,观察荷花的不凡姿态,品咂前人吟荷的名句,学习入世做人的道理。 KyV亮点黔西南网

 

KyV亮点黔西南网

 

  正是通过年年到招堤观荷赏荷,张之洞提升了自己的才情,寻找到人生的真谛。据史料记载,在污水横流的晚清官场,他是十分清廉的。由于喜欢古董字画、接济远近亲友、支持“新政“,他也经常囊中羞涩,不得不把家中的东西拿出去典当,在《张之洞经世谋略》一书中,曾讲到这么一个故事:他任湖广总督时,武昌的大当铺有个规定,即凡是总督衙门的皮箱,不管里面装什么东西,都可以当200两银子,只需按箱子的数量付钱,开春后再由总督府拿银两赎回箱子。有一年,张之洞缺钱过年,就找来9个箱子,在每个箱子中装满砖头,让仆人抬到当铺当了1800两银子,总算度过了年关。一个堂堂总督竟然“混”到这种地步,由此也可见张之洞的清廉了。 KyV亮点黔西南网

 

KyV亮点黔西南网

 

  不过,张之洞无论到哪里做官,都把养育过他的安龙搁在心上。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他擢升大清朝体仁阁大学士、军机大臣、兼管学部大臣。这是他事业走上最高峰的时候,也是他生命即将走到尽头的时候。当得知兴义知府陈鸿年要将文峰书院改为兴义府中学堂,同时还要创设官立高等小学堂一所、初等小学堂两所,他马上捐出一笔资金建校,并捐赠一批教学仪器和5000册图书,人挑马驮运到安龙。考虑到安龙师资力量缺乏,他还致函兴义知府,及早选送10名优秀青年赴武昌两湖书院培养,所有经费由他捐助。 KyV亮点黔西南网

 

KyV亮点黔西南网

 

  张之洞心里永远明白:他是从安龙这块土地上走出去的!


  相关阅读:
0
 
频道阅读
暖心妈妈坚持手绘书信 “陪伴”求学的女儿
·关于各专业学位类别的领域设置情况
·考生如何应对新高考
·考生如何应对新高考
·贵州省高考第一批本科录取结束 北大清华录
·让寒门学子入学无忧!2016高校学生资助政
·德江县2名教师在铜仁市初中数学优质课评选
·贵州省高考志愿今日补报信息 一本尚有238
 
传中石油管道资产将
威门药业举办新春年
杭州西湖黄金周游客
广汽丰田出方案补偿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新闻排行
·惊爆!八省市游客到贵州免100天门票
·中国龙网、窗口网融媒体赴兴义万峰
·韦元龙创作简历
·未名湖文学社韦元龙(图文)
·走进春天,走进诗歌 --2021第三届“
·王坚:坚持你相信的事,相信你坚持
·滑天下之大稽,权力是人民赋予你抓
·强健中国“芯”
·兴义对危险驾驶“零容忍”
·小罐茶干货的重要性
·温馨提示:谨防诈骗
老人脑部受伤 经抢救已脱险
店福利院领导赶到区 交纳了医药费
   八卦资讯
IS袭击利比亚东部油
李克强视察棚户区:
山西吕梁副市长张中
人参泡入60度白酒中
习近平2016年首次国
周永康子侄违规开发
版权声明 -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版权所有:世界华人华侨精英联合会 广告总代理:贵州元龙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兴义市龙腾文化事务所
报社地址:贵阳市中华北路众厦大楼八楼 热线电话:0851-86838086 0851-86871808 投稿邮箱:3237866@163.com网站备案:黔ICP备10200785号
新闻广告热线:15285451888 工作QQ:624554591(龙歌百越)
常年法律顾问 贵州博文律师事务所 李兴武 律师 手机:13885026100,工作QQ:138026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