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网贵州4月22日消息(记者孟海 吴岳敏 陈玉)2010年11月以来,贵州省平塘布依族苗族自治县一改过去由政府出钱供养歌舞剧团等文艺团队的机制,通过向本地农村农民“公开采购”文艺节目的形式,迅速激活了当地农村群众积极参与健康文艺活动的热情。半年时间里,这些“公开采购”出来的农村群众自编自演的文艺节目,以“幸福进万家”公益文艺演出的形式在当地121个行政村演出上百场,农村观众近十万人次,占到全县20多万总人口的近一半;新增农村群众演员1800多人,新增农村群众自发组织的演出队伍43支。这些节目不仅以文艺的形式有效传达了党的方针政策,又极大的丰富了农村群众的文化生活,使群众真正成了当地民族民间文化生活的创造者,参与者、热爱者。
在原有的财政供养歌舞剧团的体制下,平塘县的农村文化生活呈现出以下三个特征:首先,农村群众文娱生活匮乏。平塘县歌舞团一年一次的“送文化下乡”活动,全是选择在乡镇集镇举行,一个乡镇就演出一场,全县共19场。一年时间里,广大群众错过这唯一的机会,就无法看到本地的演出了。而且由于缺乏农村群众的参与,演出的节目质量不高,群众喜爱程度低,很多群众认为,还不如在家看电视。
其次、当地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呈现逐渐消亡的趋势。由于受到外来时尚文化生活的冲击,绝大多数青壮年都出外打工或者有外出打工的经历,习惯于接受外界的文化生活。当地少数民族群众传承千百年的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失去了表演的机会和平台,越来越缺少发展与传承的基础和空间,很多优秀的传统的当地民族民间文化出现迅速消亡的势头。
另外、财政供养的文艺队伍长期“小、散、弱”,没有成为农村文艺的创造者和引领者。以往的文化下乡演出,不管质量怎样,全是由固定的队伍包着,民间文艺团队由于得不到政府扶持,发展十分缓慢。截止2010年上半年,全县就10余支文艺表演队,演员200多人。少、小、散、弱的问题突出。即使是为数不多的民间文艺表演团队,由于缺乏创作和排练,节目老套、演出质量低、缺乏吸引力。
2010年下半年,平塘县通过认真调研后,决定大胆创新,坚持“群众喜爱的节目要从群众中来”的原则,拔出经费向全县农村群众“公开采购”文艺节目。主要做法是:1、确定采购的的文艺节目主题为“幸福进万家”,采购对象为全县范围内有民间民族文艺表演能力的群众,原有的财政供养文艺队伍可以参与竞争,突出鼓励农民组织演出队伍参与;2、县财政安排文化建设经费250万元,作为文艺节目采购经费。这是平塘历史上县财政投入文化建设资金最多的时期。中标的表演队伍,县财政给予每场演出1800至2000元的费用。给予中标人员为期一年每月每人300元的生活补助。
这一做法,迅速激发了农村群众表演的热情。短短6个月,各乡镇激增演出队伍43支,目前全县大大小小民间文艺队演员达2000多人。全县农村的文化生活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格局。
一、本地农民演出队伍和演出的节目真正贴近了群众。虽然这些民间团队规模小,一般艺术团的成员只有十多人,大一点的也不过二十几人,而且绝大多数没有接受过专业的训练。然而,这些演员都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对农村生活非常熟悉,因此,发生在农村的一些家长里短的事情,都是他们创作和表演的素材。而他们所表演的一些小品或快板,多是以宣传计生政策、尊老爱幼、家庭和睦等为主题,从而更加贴近生活,深受群众欢迎。为了让这些看似说教的作品更吸引观众,通过组织创作,提升演出水平,他们在表演时大多采用当地方言,还增加了不少语言和肢体上的幽默元素,让观众笑过之后,留下有益思考。
二、表演队伍互相竞争,节目不断推陈出新,“幸福进万家”公益演出正在成为当地农民文娱生活的品牌。由于是公开采购,“竞标”的农村演出队伍和演员,为了“中标”,创新节目的动力空前高涨。县里原有的演出队伍也被激活起来,积极参与到更宠大的农村民族民间文艺表演中去。不少艺术团想尽办法开拓更多更精彩的具有本地民族特色的演艺节目,避免被淘汰出局。有不少农民演员还学起了魔术表演,深受农村群众喜爱。
三、农村演出队伍开始得到市场认可,接收“市场订单”,增加了收入,民族民间文化开始出现“主动保护和传承”。除了参加县里的巡回演出,这些农村“草根文艺队”还常常接受演出订单,哪家有婚宴喜事之类的,经常被请去表演,收入颇丰。这一市场形态的出现,使得当地农村呈现出主动积极传承、保护、创新民族民间文化的热情。很多消失多年的本地的优秀文娱形式,又重新成为人们生活中的的重要内容。比如,布依族的唱山歌创作、毛南族的古老舞蹈,又流行了起来。半年来,通州镇和掌布乡2个农民艺术队除参加全县公开采购演出外,共公演和商演71场,经营经常是应接不暇,有丰厚的经济收入。演艺业在平塘县这样的贫困地区创造生产力也不再是水中花镜中月。
四、积极健康的文化生活正在成为当地农村和谐建设的重要力量。以前,在当地农村文化生活十分匮乏的情况下,农村群众空闲时间不是看看电视,就是打麻将,赌博,社会治安也不稳定。今年3月一个月时间里,平塘县通过公开采购招募演出队演出28场,观众4.4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3.8%。4月份,计划演出93场。“幸福进万家”村寨公益演出真正做到让广大群众在家门口,不花钱就能看到喜闻乐见的本地化的精彩演出,创造了平塘县农村文艺演出频率高覆盖广观众多的奇迹,极大的刺激了广大群众的文艺需求。据不完全统计,在今年春节,平塘县有超过30%的行政村举办民族民间文艺活动。通州镇集镇只有5000余人,但是“三八”节报名演出的队伍21支、演员305人、节目43个,观众达0.7万人,现场异常欢乐祥和。
从记者的采访调查来看,平塘县这一创新做法,使本地文化生活真正起到了传达党的方针政策、助力农村和谐生活的作用,要极好的借鉴推广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