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文化周刊《27°黔地标》创刊号受到读者广泛关注,各方反响热烈。金黔在线的贵州名博众多博主对《27°黔地标》创刊表达祝福和期许。 这个坐标有“四度”
“终于看到了贵州日报的文化周刊‘27°黔地标’”,媒体人杜再江在他的博客中写道,“同为媒体人,为作为贵州党报的贵州日报有这样的魄力和器量叫声好!贵州日报从文化周刊开始的改革。不管未来的发展走向如何,这样的努力是每一个人都希望看到的。”
博主古董说,“站在全国的高度,审视地球北纬27°上的贵州文化,博大精深与无穷魅力,特别是那些带着泥土芬芳却又充满生机活力与无限希望的民族文化,这个坐标,有了高度、深度、广度和温度……”
不妨“小题大做”
另外,不少博主还表示对贵州日报推出“27°黔地标”这样举措大加赞赏。博主杨镇江说,“我非常同意‘小题大做’。没有大做,‘小’就永远只是‘小’,‘大’不起来。其实所有好事,无论大小,都要‘大做’。有了‘大做’,真正的大就为期不远了!”
又一次发力与张扬
对于“27°黔地标”,有不少博主认为,她是提升贵州新形象的一个有力支撑点。博主何仕银认为,她的诞生是贵州本土文化的又一次发力与张扬。我们贵州是一个多彩文化的富矿之地。今天,我们怎么办?是自暴自弃还是背水一战?贵州人选择了后者,而且义无反顾!
出于对贵州文化的热爱,杜再江希望贵州文化经营者耕耘好贵州这片文化土地,他这样说:“对贵州日报的这次大手笔是认可的。这样的认可,发至内心,各人自家门前都有一块或大或小的自留地,能不能耕耘好,全靠自己的本事。”
让文化勃发“链式反应”
贵州名博博主呼啸鹰写道:“27°黔地标自破茧始,就注定要在大文化的碰撞交融中来构架自身的话语,为这个时代的文化激荡做忠实的记录和中肯的诠释。她所秉持的精神内核和遵循的行动纲领让我们看到,这将是一个文化性、新闻性、思想性并重的平台,既力求使文化具有历史的品格,又能让思想具有现实的活力。27°黔地标一定会与读者及作者探寻和思考,并在这种探寻和思考中传递文化的能量、升扬真善美的价值,让文化勃发链式反应。”
责任和光荣
林亚军在博客中说:“27°黔地标有一种历史的质感。彰显贵州大美是文化工作者的追求,也是文化工作者的责任,更是文化工作者的光荣。张扬多姿多彩多元的贵州文化,首先要饱含深情地凝望人的精神世界。27°黔地标特别需要做的事情,首先应该是开显朴素的生活态度与幽邃的精神内里,高扬人格精神,发扬真思想与真性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