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出租车要涨价了。注意,这是一个陈述句,而不是一个疑问句。上周,广州的士调价听证会召开,25名听证代表中,有21人支持方案二(起步价调为10元/2.5公里),仅有2人支持方案一(晚上12时到次日清晨6时,加收15%的夜间附加费),另2人则“未表态”或“有异议”。我想大伙倒是忽略了一个问题,这听证会并不是问民众意见想涨还是不想涨,而是直接给俩选择——你就选怎么涨吧!
其实,这本身就是个强盗逻辑。不过,暂且不提。为什么的士要涨价呢?因为汽油、天然气涨了,司机大佬们日子难过啊。有关部门是这样说的。
好,那咱们就来看看国际燃油价格的大趋势:按照国家的规定,只有当布伦特、迪拜、辛塔三地的油价降幅达到-4%时,国内油价才能够松动。而据有关部门的公布,目前三地原油变化率是-1.05%,并未达到我国燃油降价的标准。一个网友给出了一个数据:从今年最近几次的国际燃油调价来看,国际油价从8块涨到8.32,涨幅4%,国内涨;国际油价从8.32跌到8块,跌幅3.8%,国内不跌;国际油价再从8块涨到8.32,涨幅4%,国内再涨;国际油价再从8.32跌到8块,跌幅3.8%,国内还不跌——仅仅是因为还差了那么0.2%。这是什么逻辑,看官自己评判。
好了,看完了大环境的情况,我们再来看广州听证会的一个“有趣”观点。专家们在提出了涨价方案的同时,也对这个的士计价表的改造做出了“研究”,据“科学计算”,仅完成全市1.8万辆出租车的调表工作,需50天,耗费约200万元。大佬们,就算要涨起步价,您将原来的燃油附加费发票从1元改为3元,不就剩下来这笔费用了么?您拿这些钱用于补贴全市的“的哥”,那咱老百姓不就能多省两天钱了么?——当然,前提是改个计价器果真需要这么多钱。
最后再来看看“体恤人心”的有关部门的说法:的哥很辛苦呀,腰肌劳损、前列腺炎啥的职业病很严重呀,每月4000来块钱的工资很叫人揪心呀!所以说,你看咱们老百姓多付他们一块两块的,是吧,也是对他们的劳动价值进行尊重嘛!可是我就不明白了,咱们平头老百姓,几个不辛苦呀,几个又是挣大钱的呀!靠着咱们几个穷人劫“穷”济贫,这是什么逻辑?
咳,总之啊,我们平头老百姓就是不如人家专家、学者、领导们聪明,他们的账我们从来也都算不明白,他们的逻辑我们更是很难理解。我看呀,咱也就别费那功夫了,既然人家一开始就定了调,方案一跟方案二又有多大区别呢?
在聊出租车调价之前,先谈谈本人最近几次打车经历。
有次在机场赶时间于是选择打车。轮到我时,的哥坐在驾驶座上岿然不动,我只得向他指出箱子太大太重,帮忙搬一下。这哥不情不愿地下车,结果一下没搬动,第二下摇摇晃晃起来了,还是没能成功放进后尾箱。他于是怒了:“自己搬,我这份工不负责搬箱子。”末了还追补一句,“现在饭都吃不饱。”好吧,人家带着情绪工作,怎好意思再为难人家的哥,咱只能改乘其他的士。再有,几天前去一个不太远又较堵的地方,刚上车报了地址,人家的哥直接来了句:“我不认识路,你下车吧。”好不容易打上辆车,怎么能轻易放弃,我只得好心地教这位的哥路线。中途接了个电话,突然发现的哥无论是左拐右拐都熟门熟路完全不需要指导,神奇啊!旁敲侧击一下,的哥说了:“现在钱少啊,我只想跑外围舒服点,也多赚点。”
典型经历说完了,为何如此让我印象深刻?以往我能自豪地跟外地朋友说:“咱广州的士管理不错,的哥服务佳。”如今只能说一句:“看运气吧。”
说到各位的哥情绪大,服务掉水准。咱不能一谓批评,得找根源。从承包费、茶水费再到此次调价,无不牵涉着的哥的命脉——月薪。说回这次调价,哦不,是涨价,受益者是谁呢?
受益者是出租车司机?未必。如今公交车、地铁路线发达,私家车普遍,涨价后的哥担心的是客流急剧减少。而承包费、茶水费不降,的哥就不会有多少赚头。涨价后,公司增加名义收点管理费,那的哥的收入又“打回原形”。受益者是消费者?也不太可能。两套方案都是涨字为先,搭乘的士成本高了,谁还愿意坐呢?夏天还好,冬天咱们还是去地铁站吧,人多还暖和。既然受益者不是市民,也不是出租车,那么受益者是谁?也许答案呼之欲出。按照两套涨价方案,可能是相关部门,还有加气站或相关利益部门。原本,出租车涨价,最大的利益体应该是出租车司机,而涨价的根源,也应该是为的哥“提高月薪”着想,如今看来,承包费、茶水费、税费没有降的意思,相关部门只是想从老百姓口袋里掏钱,为同为老百姓的的哥进行“补贴”。这样算来,如今涨价的“名目”既不利民,也不利行业。
一位的哥说得直白:“我们只支持合理的涨价,现在我巴不得最好调回7元起步价,燃油费都不要收,多点人打车,我们拉多几趟活。没人搭车,空载也要成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