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接浙江水晶产业带来新气象
——安顺为返乡农民工创业营造良好环境进程观察
随着镇宁返乡创业园的快速发展,安顺水晶产业正在四处开花。截至目前安顺全市水晶加工252户,机器1133台,总投资7200万元,带动3300多人发展,年产值达1.1亿。安顺市农村信用社为该产业投放了1630万元贷款。
仿佛一夜之间,从镇宁自治县到关岭自治县,从西秀区到紫云自治县,只要有返乡农民工的地方,就能听到水晶加工的机器声、就会谈到有关水晶产业的话题。
镇宁承接浙江产业转移
农民带回一个水晶加工业
今年以来,镇宁县城3公里外、利用原“530”厂搬迁后留下的厂房建立的创业园就异常热闹。自春节前入驻第一批22户返乡农民工后,这里每天都能看到新面孔,他们中有的想进入园区、有的则是来“取经”。
从去年11月24日决定引进农民工返乡创业发展水晶开始,半年多时间引进、发展、壮大一个水晶加工产业,镇宁县委、县政府,安顺农村信用社创造了一个返乡农民工创业的奇迹。
被誉为“中国水晶玻璃之都”的浦江县是全国目前最大的水晶加工集散地。而安顺农信社农民工金融服务中心浦江办事处在跟踪服务中发现:浦江县的水晶加工户约1万户左右,其中有3000户为安顺人,从事水晶灯饰配件、水晶工艺品制作等。
于是,该金融服务中心萌生了将这些安顺籍农民工引回家,把水晶产业引回家的想法,经过详细调查,向上级部门和镇宁县政府提出这一想法,得到大力支持,很快,22户水晶加工户带着资金、技术、设备率先来到镇宁返乡创业园。据介绍,浦江的1000余户安顺籍水晶加工户与农民工金融服务中心达成返乡创业意向,目前,已有100多户陆续落户镇宁。
贵州籍农民工要回乡
浙江老板跟着员工跑
浦江水晶企业老板任伟庆,在浦江的水晶加工厂有工人50多个,大多是贵州籍。去年年底,得知工人们想回乡创业时,恰逢当地正闹“民工荒”,任伟庆很着急,便随着来镇宁考察。当了解到这里正大力引进发展水晶产业,优惠条件多,电价房租低廉、用工方便,且政府和信用社服务很好等情况后,便决定把厂搬到贵州来。
今年初,任伟庆把机器全搬到了镇宁,目前他的厂拥有50组100台机器300平方米厂房,拥有100多位工人,规模比在浙江扩大了一倍。
像任伟庆他们这样跟着农民工到镇宁的浙江老板,目前已有10位,还有一些不断打电话来询问情况。镇宁相关部门也充分认识到了这一难得机遇,打破常规、特事特办,采取各种措施,全力争取更多企业进驻园区。
工业园区带动百业兴
城镇化发展出现新气象
刚进入园区时,镇宁江龙人罗元平最担心的就是机器维修的问题。“刚进园时,小问题自己能解决,大问题却无法解决,因为没有维修师傅,一些维修材料也很难买到。”而今,罗元平已经不再担心这个问题了,因为除了浙江老板外,机器维修的也跟着来到镇宁。
水晶创业园除了水晶加工外,还将引进皮草、防盗门等初级加工制作,还可带动工业氧、液化气、包装、运输等产业发展,这些都赋予了园区良好的发展潜力。按照这样的思路,镇宁返乡创业园正与氧气、玻璃、磨盘、机械、配件等上游产业协商入驻园区有关事项。
园区的生活也日趋完善起来。沿着平整的园区道路行走到园区一隅,有着崭新的健身器材、篮球架、公厕。园区内还开了“530”小超市、烟酒小卖部两个小超市。
“现在真的很方便,连菜场都快有了,生产生活都很方便。”罗元平说。
水晶产业除带动附近群众就业外,还带动当地房屋出租。
从高速路下站进入园区,粗略数一下,沿途就有10多家住户加工水晶,还有不少人家正在修建房屋。“修好后,就租给做水晶的。”据说,一间100多平方米的住房一年可租1万元。
此外,由水晶产业带动的建筑、装饰、餐饮、住宿、交通等产业,也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鲜活力。
据了解,返乡创业园区将新建6000多平方米厂房,加上已投入使用的厂房,厂房将达到1万多平方米。
目前,镇宁自治县水晶加工户已有100多户,从业人员从100多人到1000多人,外地老板从2户发展到11户。
镇宁模式引发农民工回乡潮
安顺水晶产业四处开花
镇宁返乡农民工创业园的示范作用,带动安顺市水晶产业强劲发展。
浙江老板张根善和他的四位同行合建的镇宁大山乡水晶加工厂格外显眼。跟着农民工走,张根善和另一位浙江人来到镇宁,选择在大山乡落户。将租借的房屋稍做改善并新建厂房、检验室、工人宿舍后,两位浙江老板和三位镇宁人合作办起了水晶加工厂。
与返乡创业园不同的是,张根善他们全部采用机器操作,每台机器前有一个清洗池,来自西秀区的14对夫妻工每家有一间独立的宿舍。“现在有28台磨机。明天我们还要增加18台,扩大生产。”张根善他们一直在边生产边扩建中。
去年10月底,关岭自治县永宁镇外出务工农民何顶进成为最早回乡创业的水晶加工者。从2003年到浦江至今,何顶进和其他水晶加工小老板一样,经历了打工、开办家庭作坊、办厂、回乡创业。与别人不同的是,何顶进没有进入园区,而是与人合伙在离老家4公里的永宁镇上购建了700多平方米的房屋,包括住房、厂房。目前,何顶进有30多名工人,在广东中山古镇有一个销售点。
水晶产业活力四射
催生干群发展新思维
“集聚发展”、“外来投资者+农户”、“家庭工厂企业管理”,安顺在发展水晶产业中,出现了不同的模式。镇宁农民工返乡创业园党支部、镇宁水晶业联合基层工会委员会、镇宁返乡农民工水晶玻璃协会,一个个组织为水晶产业发展奠定基础。
安顺农村信用社还为返乡农民工“量身打造”了一个个信贷产品,做到“引得进、留得住、出成效”。
有关部门及有见识的小老板们正在不断探索更多商业模式、发展方向。并表示:“要搭建更有利于返乡农民工创业的平台,如今后的税收、房租等如何减免等?”“只有形成集研发、生产、配件加工、展示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条才能做强做大产业。”
没有自己的销售门市,如同没有走向市场的脚。返乡创业者们正商量共同在广东设销售点。
目前,无论是镇宁县委、县政府,还是安顺农信社,都在不断研究和解决水晶产业入驻后产生的系列新问题,努力寻找壮大水晶产业途径。一个产业的入驻,激活了人们的思维,激活了广大干部群众兴产业谋发展的巨大热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