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党员创业”、“青年创业”、“协会”、“合作社”等成了威宁自治县迤那镇最流行和时髦的词儿,老百姓们也津津乐道。这是该镇着力建设发展型党组织催生创业活力的结果。k6S毕节网
今年,迤那镇作为全省的重点“四帮四促”活动帮扶联系乡镇,着力在激活基层党组织力量上下功夫,在基层组织建设与经济建设的结合点上求突破,让基层党组织在农村发挥主心骨的作用,探索出了一条党建助推经济发展的新路子。k6S毕节网
支部带头抓产业k6S毕节网
“农村富不富,关键要看党支部。”今年,迤那镇在探索发展型党组织建设时发现,过去的基层党组织只重视党建而忽视了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引领作用,一些村干部思想僵化,观念落后,严重不适应新时代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于是,刘辉、卯兵等一批思想先进,有开拓精神,有致富经验,凝聚力强的年轻农村能人被选拔到支部里面,挑起了带领村民致富的重担。k6S毕节网
“支部带头抓产业”,这是迤那镇党建主题实践活动的第一部曲。该镇各村支部按照镇里总体产业规划蓝图,因地制宜,抢抓产业调整。特别是五星、合心、中心三个党支部,还联合创建了“三星合作社”,通过支部的有效结合,合作社走“党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道路,在三个村联合实施烤烟、中草药和核桃、板栗等种植,集中连片种植烤烟1.2万亩,吸纳社员218人,组建了分级、机耕、烘烤、育苗、植保5个专业队,平时分布在田间地头,指导烟农科学种植。合作社还成立了烟农培训班,定期组织烟农学习烤烟和其它农作物的种植技术,宣传党的政策、法律法规和农业科技知识。目前,合作社共争取投入资金1200万元,服务烟农2800多户,涉及烤烟3万亩左右,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512人,被服务烟农人均增收460元以上。k6S毕节网
“增比进位扛红旗,你追我赶促发展。”支部挑重担,村村增进位。目前,无论走进迤那镇的哪一个支部,你都会发现,这样的劳动画面到处都是,各村党支部形成了你追我赶抓产业,落实责任抓项目的良好氛围,“想发展、会发展、能发展、快发展”的发展型基层党组织队伍正在形成。k6S毕节网
党员示范创实业k6S毕节网
五星村中药材种植合作社是迤那镇15个专业合作社之一,也是该镇建设发展型党组织“党员示范创实业”的典型,带动了包括五星村在内的大山、双营、莲花等五个村在内的中药材种植。该合作社由青年党员陈杰创建于2009年,风风雨雨经历了两年,管理人员由原来的8人发展到了15人,参与农户由原来的几户发展到了如今的560户。k6S毕节网
省委书记栗战书开展帮促活动期间,在召开群众座谈会时了解到中药材发展的困境和前景时,曾语重心长地对陈杰说:“你只要能带大家致富,你有困难我们就主动帮你。”怀揣这份感动,陈杰甩开膀子干开了,带领合作社的同志在核心基地植播了300亩的党参育苗和1000亩板蓝根、600亩金银花、20亩金铁锁的育苗,基地内还种植了11万株金银花。今年,迤那镇连续遭受大旱,农民的生产生活受到很大影响,自己多年行医的积蓄也贴在基地上,但一想到发展中药材能带领大家致富,陈杰又坚定了信念。k6S毕节网
最近,随着旱情的持续,保苗的工作更为艰巨,也正是这个时候,镇领导主动找上门来,送给合作社一辆油罐车。正是这辆车帮了陈杰的大忙,他请了两名驾驶员,一个跑白天,一个跑晚上,来回不停地运水抗旱保苗。k6S毕节网
陈杰说,贴本也要把苗圃建好,否则,育苗失败了,就会延缓中药材的发展进程。自己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搞好当前的抗旱保苗,已经不是简单的个人盈亏问题,而是一种责任,是省委书记的重托。k6S毕节网
威宁县征程种养专业合作社是由迤那镇返乡农民工张宇红和青年党员张勇、程磊联合创建的,合作社以特色养殖和特色种植为主,发展现代生态农业。目前,合作社共养殖贵妃鸡800多只、野鸡种鸡1200多只、绿壳蛋鸡种鸡300多只,有小鸡若干,正准备种植食用菌50亩,养心菜50亩、红花木莲50亩。基地除了卖肉鸡外,各种鸡每日产蛋300余枚,纯收入450元,基地内有农民工15人,每人每天可挣四五十元钱。k6S毕节网
由于效益好,合作社规模不断壮大,现在有会员57户,带动了农户87户,很多青年都成了会员,还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k6S毕节网
“党员示范创实业”是迤那镇党建主体实践很多的第二部曲,如今,像陈杰、张勇这样的创业青年党员很多,据威宁自治县县委常委、迤那镇党委书记曾姗介绍:2010年至今,全镇涌现出的青年创业致富能手多达300多人,其中已有23人是中共党员,有50多人已向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k6S毕节网
百姓携手富家业k6S毕节网
“百姓携手富家业”是迤那镇党建主题实践活动的第三部曲。村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村子强不强,要看“领头羊”。有了支部带头、党员示范,群众致富就有了希望,农村经济发展就会展现生机。k6S毕节网
在党支部的带领下,大山村的江开林大胆引进了脱毒马铃薯种植,一下子成了“脱毒马铃薯种植大户”,去年种植脱毒马铃薯47亩,生产优质脱毒马铃薯12万公斤,收入超过6.2万元,今年又扩大了规模,产值将超过去年。江开林致富不忘众乡亲,平时一有空就到田间地头,向乡亲们传授自己的种植经验。k6S毕节网
马仙仙算是合心村最幸运的贫困户,今年1月,省委书记栗战书到迤那开展“四帮四促”活动时,曾在他家住了两个晚上,当时他煮了一锅马铃薯招待栗书记。如今,在支部的带动下,他家已翻新了大房子,搞起了“林下养鸡”,开启了一家小百货店和机动车修理店,在团省委的帮扶下,还搞起了食用菌大棚种植,成了党员发展创业致富的示范户。k6S毕节网
在迤那镇,像马仙仙这样的例子很多,王召召种植烤烟76亩、马超种植64亩、陈二文种植60亩,饶召富、朱家华等特困户如今也新修了房子,搞起了养猪、养牛、养羊等家庭养殖,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红火。k6S毕节网
支部带,百姓富,全镇兴。今年上半年,迤那镇实现生产总值7779万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6亿元,农民人均增收1232元,预计年底6158名贫困人口将全部脱贫。k6S毕节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