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润墨香千帆舞,艺妙德馨花满园。昨日,省文联和省作协在汉召开新闻发布会,向各界通报我省文艺创作获奖及文艺项目、文艺人才、文艺活动相关情况。
文学鄂军旗正飘飘
今年8月,省作协副主席刘醒龙创作的长篇小说《天行者》,获得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这是中国长篇小说创作的最高荣誉。刘醒龙成为继姚雪垠、熊召政之后,我省第三位获此殊荣的作家。
省作协相关人士表示,文学奖项激励的是创作,凸显的是实力。
据介绍,茅盾文学奖每四年评选一次,获奖作品不超过5部。本届评奖参评作品178部,湖北有6部参评。第一轮81部备选作品中,湖北有4部作品入围;第二、三轮筛选出20部备选作品中,湖北仍有3部作品榜上有名;第四轮评出10部提名作品,湖北还有2部作品上榜。
鲁迅文学奖每三年评选一次,2007年,诗人田禾创作的诗集《喊故乡》荣获第四届鲁迅文学奖;2010年,省作协主席方方创作的中篇小说《琴断口》、诗人车延高创作的诗集《向往温暖》获第五届鲁迅文学奖。鲁迅文学奖评选以来,湖北已有7部作品获奖,第三、四、五届蝉联获奖。
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文艺类图书奖项,第十届获奖作品有熊召政创作的长篇小说《张居正》和王汉青创作的报告文学《大巴山的呼唤》;第十一届有刘醒龙创作的长篇小说《天行者》。
此外湖北作家的身影连续出现在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人民文学奖、小说月报“百花奖”、中国小说学会奖、徐迟报告文学奖、冰心散文奖等诸多文学奖项中。文学鄂军已成为湖北作家引以为傲的集体标签。
舞台精品精彩纷呈
省文联相关人士介绍,以承办重大文艺活动为载体,引导精品生产,检视精品力作,是我省打造文艺精品的重要手段。“百花迎春——中国文艺界春节大联欢”被誉为全国文艺界一年一度的“全家福”。2011年新春,“梅花湖北”在“百花迎春”第一板块播出,伴着五代韩英共唱《洪湖水浪打浪》的歌声,一个个带有浓郁荆楚风韵的艺术精品,彰显着我省的艺术实力与文化自信。“梅花湖北”是我省舞台艺术精品纷呈的一个缩影。
在第9届中国艺术节上,我省入围参赛作品和获奖作品数量居全国第三,其中舞剧《王昭君》、儿童剧《古丢丢》和京剧《生活秀》获第13届文华大奖特别奖。
在“第五届中国戏剧红梅荟萃”活动中,程丞等六位青年演员分获京昆组和地方戏组六项“金花”大奖,比例居全国第一;楚剧《大别山人》获2010年度国家舞台精品工程;江月明、范贝贝获第14届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比赛“金花奖”;2011年,王小蝉、夏青玲分获第25届中国戏剧梅花奖。
在第14届央视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上,撒叶儿嗬组合以出色表现为我省蝉联了原生态唱法金奖,长辫子组合获民族组优秀奖,东方神韵合唱团获合唱比赛优秀奖,湖北代表队获团体优秀奖。
文化荆楚香溢神州
去年以来,在省委宣传部的精心指导下,我省“一县一品”文化品牌创建活动取得显著成效。从全省各地申报的118个文化品牌中,共评选出湖北省“一县一品”文化品牌“创建特别奖”一个、“创建奖”16个。
我省“一县一品”文化品牌创建活动已经在全国产生了较大影响。文化部副部长杨志今和《光明日报》总编胡占凡在陪同中央领导李长春同志和刘云山同志视察湖北期间,称赞湖北省“一县一品”文化品牌创建是推动基层文化建设、促进县域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有力抓手,值得在全国推广。
新闻发布会通报,为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中国书协、省文联与武昌区委区政府共同策划,在当年打响辛亥革命第一枪的起义门原址复建楚望台公园。在公园内设立“辛亥百年”主题碑林,中国书协名誉主席沈鹏、中国书协主席张海等海内外100名书法家书写碑文,将于10月7日正式开园。同时,组织我省美术家重点创作了“辛亥首义百年祭”巨型中国画组画,并将于10月9日在辛亥革命博物馆举行展览开幕式。还将举办纪念“辛亥革命·武昌首义100周年”书法展、摄影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