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市建设进程日益加快。近年来,衡水市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生态湖城“越长越高”。那么,您知道哪座建筑是湖城第一高吗?从市规划局了解到,目前我市在建的最高建筑为尚城国际小区住宅楼,建筑高度为99米。层出不穷的高层建筑,已成为湖城一道道抢眼的风景线,展示着城市的活力与风貌。

高层建筑数量快速增长
近年来,随着城市的日趋繁华,高楼越来越多。准备购买房子的市民常常在兜转了大半个市区后发现,楼盘多数是高层电梯房。高层建筑快速崛起且节节攀高,市民生活和工作之地渐渐移进了高楼内。城市建设进程在加快,高层建筑数量亦在不断刷新。
最高建筑高度为99米
在建最高建筑尚城国际小区住宅楼,共33层,建筑高度为99米。位居其次的为五洲国际官邸小区的住宅楼,共33层,建筑高度为97.65米。已投入使用的最高建筑为丽景名苑小区住宅楼,共26层,建筑高度为79.65米。位居其次的为广厦上城小区住宅楼,共24层,建筑高度为69.75米。这些小区内均有多栋高层建筑处于同一高度,可见,我市高层建筑无论是在数量还是在规模上,都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
“长高”主要源于市场需求
高层建筑之所以迅速崛起,既是经济发展的表现,同时也基于城市自身建设的迫切需要。城市取得长足发展后,土地成为一种稀缺资源,如何有效、合理地开发利用城市土地资源,在极为有限的土地上建造出更多的房屋,成为每座城市必须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专家认为,城市之所以明显向“高层时代”发展,更主要的动力还是来源于市场需求。城市人口急剧膨胀,相应对住房便有了更多的需求。而高层建筑可以在相同的占地面积容纳更多的居民,因此,高层建筑是城市发展中不可避免的流行建筑形式。高层建筑不仅可以节约和集约利用城市建设土地,缓解当前用地紧张状况,而且还可以丰富城市景观层次,“高楼林立”所表现出的建筑形态,成为城市风景和文化的一种象征,适当建设超高层建筑会成为城市的新地标亮点。
市民希望楼高还要有内涵
对于高层建筑,多数市民是表示理解和接受的。但若从居住舒适性考虑,一些市民尤其是老年人更青睐低层和多层建筑。市民李大爷正准备买房,但不愿买高层楼房。他说:“住得太高还是不方便,年龄大了腿脚不好使,一旦停电没法坐电梯,就只能困在家里了。” 市民张先生说:“高楼建筑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一个城市的发展,对都市旅游的发展也肯定有带动作用。但不应该只有‘身高’,更需要融入城市文化和特色。”“我也认为,目前我市的高层建筑在不断长高的同时,还需要有内涵,其周围的环境和配套设施也要一起建好。最高楼不一定就代表一个城市的地标,有档次、有特色,并得到市民所认可,才能成为一个城市的地标。”市民周先生说。
相关链接
我国《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将住宅建筑依层数划分为:1层至3层的为低层住宅,4层至6层的为多层住宅,7层至9层的为中高层住宅,10层及10层以上为高层住宅。除住宅建筑之外的民用建筑高度不大于24米者为单层和多层建筑,大于24米者为高层建筑(不包括建筑高度大于24米的单层公共建筑),建筑高度大于100米的民用建筑为超高层建筑。 衡水新闻网-衡水晚报记者李硕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