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天理李文卿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民生事业,把民生科技作为全省科技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为实现科学发展、转型跨越、民族团结、富民兴陇的重要抓手,采取有力措施大力推进民生科技工作,培育民生科技产业,积极发挥科技在改善民生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支撑引领作用,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
《甘肃省“十二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提出,协调推进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选择具有一定基础和优势、关系国计民生的关键领域,大力发展与民生相关的科学技术,强化公共服务能力,保障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今年2月,在全省科技工作会议上,专题研究民生科技工作,确定把民生科技作为科技创新的一项重点任务,积极部署,大力推动,使民生科技成为科技创新的一面旗帜和惠民工程新亮点。会议确定我省发展民生科技的重点是提升人口健康、生态保护、污染防治、建筑节能、社会管理、防灾减灾等领域的创新能力和转化应用能力,让科技创新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为贯彻落实省委“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把民生科技与“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紧密结合起来。前期,省科技厅分别组成3个调研组,赴陇南市康县、武威市古浪县、庆阳市正宁县的9个联系贫困村进行对接和调研,通过调查摸底、入户走访、座谈交流等方式,了解联系村联系户的基本情况,共同商讨脱贫致富的思路和办法。在“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新阶段,我们将进一步凝炼科技问题,以科学技术支撑“联村联户、为民富民”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并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
省科技厅、省财政厅联合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民生科技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发展民生科技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规范指导全省民生科技创新工作。省科技厅、省财政厅研究决定,从2012年开始,启动实施民生科技计划,设立省级财政民生科技计划专项,引导鼓励地方财政、社会资本等多渠道投入。并启动了《甘肃省民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年)》编制工作,《纲要》将紧紧抓住甘肃处在黄金发展期、政策叠加期和奋力跨越期的历史机遇,指导人口健康、生态保护、污染防治、建筑节能、社会管理、防灾减灾等领域的重大民生科技创新工作。并按照《甘肃省科技厅关于加强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与发展的意见》,推进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工作,积极探索科技支撑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新模式和新机制。
在具体的科技创新工作中,将集成不同区域和层次的技术,推进民生领域新兴产业发展,重点发展以餐厨废弃物转化为主导的食品安全产业,以新型疫苗和现代中药为主导的生物医药产业,以大气环境污染治理为主导的环境保护产业,以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开发应用为主导的新能源产业,以高效节能和清洁生产为主导的循环经济产业,以服务社会管理为主导的电子信息产业,建立一批区域性的民生创新集群。推进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甘肃)基地建设,加快实施现代医药创新发展工程,加快发展生物医药、生物医学工程、动物疫苗和现代中药,加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新药品种的产业化进程。同时,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科技特派员服务“三农”的新机制,深入开展科技特派员基层创新创业行动。大力实施科技富民强县行动计划,增强科技对产业的支撑力度。通过动植物高产高效养殖种植技术、农产品精深加工与现代储运技术等重大项目的实施,支持农业生物工程、现代农业装备、智能农业等关键技术创新,建立循环农业技术支撑体系,提升面向农村的科技公共服务能力。
我们相信,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广大科技工作者在民生科技工作领域将大有作为,人民群众在大力推进民生科技创新工作过程中,将进一步享受到科技创新带来的恩惠,进一步提高生活质量和水平,广大民众的幸福指数将进一步得到提升。
【每日甘肃网--主流媒体 甘肃门户】 原文链接:http://gsrb.gansudaily.com.cn/system/2012/04/21/012455859.s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