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三周,中甲战火重燃。今晚,湖北东方国旅队将在主场迎战湖南湘涛。这本是一场关系到鄂军冲超形势的关键之战,然而,在比赛前夜人们担心的并非是胜负,而是这场球能否如期进行!这几天,关于湖北中博俱乐部遭遇资金困难难以为继,甚至酝酿退出足坛的消息已经传得沸沸扬扬。昨日,记者专门采访了湖北中博俱乐部董事长王细南,他表示:“比赛肯定会正常进行,不过,关于中博退出的说法也并非空穴来风。我们现在确实撑不下去了,如果省内有企业愿意接手,我们欢迎!”
欠薪两个月
俱乐部迄今已经拖欠了球员两个月工资和五场比赛奖金。一个月前,湖北队便传出欠薪的消息。当时不少球员指望能在打完7月10日重庆的客场后拿到工资奖金,可当全队返汉后,发现账户里仍然没有动静,于是有队员开始计划以全体罢训的方法向俱乐部讨薪,并正式通知了教练组。得知此事后,俱乐部马上采取措施,对球员进行安抚,最终罢训行动没有实行。队员们本指望俱乐部能在30日联赛重开时将欠薪补上,可是直到昨天,被拖欠的工资奖金仍未到位。
谈及欠薪,王细南也是一肚子苦水。去年湖北绿茵队同样遭遇资金问题,发不出工资。中博雪中送炭,为球员补齐了工资资金,并就此与湖北足球结缘。可如今中博自己却变成了“欠薪者”。“年初我们接手湖北足球,现在来看是个错误。当初我们感到实力不足,不打算全面介入的,但在各级领导的诚意感动下,还是毅然接过了这面大旗,可想不到会搞到如此地步。”王细南说。
资金缺口大
湖北队今年预算号称2300万,其中1500万由社会赞助商提供,中博方面投入800万。这个预算虽不宽松,但似乎也不至于仅够支撑半个赛季。对此,王细南解释说:“赞助商是出了1000万,但还要填去年的凼子。真正到账也不过七八百万。而中博今年确实投入不多,只有两三百万。今年从引援到换帅花了不少钱,远远超出预算,资金缺口至少还有800万。”
那么中博计划中的800万为何不能到位呢?王细南说:“今年接手足球后,公司的业务没有得益反而受到拖累,整个资金链都断了。再加上有关方面承诺的政策没有到位,作为一家实力并不强的民营企业,我们确实感到撑不下去了。”王细南表示:“出了钱还被人骂,我也很郁闷。说实话,由于公司董事会不同意我继续投资足球,这段时间我是自掏腰包在维持球队的运作,甚至把小孩留学存的70万都拿出来了。”
难关不易过
情况如此窘迫,中博将如何渡过这个难关?对此,王细南也有些不知所措。王细南透露,他认为最理想的方案,是暂时由省体育局等政府部门出面解决一部分(资金),中博再解决一部分,先保证将本赛季打完,然后中博再平稳退出,顺利交班。
上述方案如果行不通,球队难以为继,中博只能在近期将球队交还体育局或足协托管,提前退出足球圈。不过,这个方案因为省足协的拒绝而无法兑现。而最后一招是,将俱乐部整体转卖,湖北队易主。王细南说:“已经有外地企业接触过我,我没有同意。年初我们接手,为的就是保住湖北足球的火种。不久前我们请来卡洛斯,又把周燎签回来,为什么?如果卖掉球队,我就真成湖北足球的罪人了。可是现在的情况又这么困难,怎么办,我也不知道。”
王细南最后表示:“不管怎样,我先想办法筹钱,保证球队的生活费和差旅费,让球队能正常运作。至于球员的薪水也只能先拖一部分,但不会超过三个月。我也知道球员挣的是血汗钱,我会尽最大努力把钱补齐,只是大家还需要耐心地等一下。”
钱
如今的中国足球,富的富死,穷的穷死。我们只顾着羡慕恒大的发达,不留神却发现自己已经沦为赤贫。几天前,还在感叹南京有有球员讨钱讨得辛苦,突然却发现自己早已跟他们同病相怜。这真是湖北足球的悲哀。
说起湖北足球,我们总是去寻找和发掘曾经有过的辉煌。但现在看来,过去越辉煌,现实就越可悲。我们总喜欢说,湖北球员如何有板眼,湖北足球基础如何厚实,可实际上呢?我们现在连一支职业队都养不起了。中博是家小企业,年初入主就备受质疑。现在看来,这确实是个错误,但这样的错误为何会发生?原因很简单,因为偌大的湖北省、GDP过千亿的武汉市,居然找不到第二家实力比中博强、同时又愿意接手足球的企业!人们过去总说,城市需要一张名片,足球是最好的名片。职业历史上,湖北队有过一段辉煌,但从某年某月起,受整个足球大环境的影响,足球失去了光环,背上了骂名,人们再也不把它当成名片了。于是,足球的2012提前到来了。
不过,近一年来足球的大环境似乎在回暖。眼下,中国的不少城市又开始做大足球了,而我们生活的这座城市是否也应该重新打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