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国内  国际   图看天下  教育  教育动态  高考   旅游  民族风情   旅游景点  健康  快讯  美容  心理   房产  楼盘  
土特产  求职  招聘   名企   汽车  修理     财经 要闻 金融  基金         文学 小说 诗歌  人生    奇闻 评论 博客  公告
   新闻中心: 国际  | 国内  | 贵阳  | 遵义  | 安顺  |  黔西南六盘水  |  黔南  |  黔东南
  你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奇闻奇事 > 历史探秘 > 正文
 
口头禅“一亩三分地”源于皇帝“亲耕”的耤田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武石陆    发布时间:2014年03月15日 17:12:42     
 

        

核心提示:“一亩三分地”是老北京人口中常说的一句口头禅,意为自己的势力范围,其来源与先农坛皇帝“亲耕”的耤田有关。明清两代,每年仲春亥日,皇帝都要到先农坛行祭农耕耤之礼,其“亲耕”的地块面积恰好是“一亩三分”。

雍正皇帝在先农坛行耕耤礼(局部)郎世宁绘

本文来源:中国新闻网,作者:武石陆,原题为:《“一亩三分地”说法源于皇帝“亲耕”的耤田》

习近平主席2月26日在北京主持召开座谈会,在专题听取了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汇报后特别强调,京津冀要“协同发展”,自觉打破自家“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这里所说的“一亩三分地”代指什么?“一亩三分地”这一说法是怎么来的呢?

皇帝“亲耕”的耤田为“一亩三分”

“一亩三分地”是老北京人口中常说的一句口头禅,意为自己的势力范围,其来源与先农坛皇帝“亲耕”的耤田有关。明清两代,每年仲春亥日,皇帝都要到先农坛行祭农耕耤之礼,其“亲耕”的地块面积恰好是“一亩三分”。

皇帝“亲耕”的耤田为什么不大不小,非要定为“一亩三分”?据传有两种说法。一是取其象征之义。在中国古代,一三五七九被视为阳数,一和三为阳数中最小的两个数。因为皇帝是天子身份,既要亲耕又不能太劳累,所以定个最小土地面积作为耤田,权作意思意思地“示范性耕耘”,故为一亩三分。还有一种说法是认为与当时中国的行政区划有关,计有十三个行政区划,时称“十三都司”,所以取了“一”和“三”作为耤田面积。

北京先农坛的“一亩三分地”长11丈,宽4丈,分为12畦。中间为皇帝亲耕之位,三公九卿从耕,位于两侧。依照古制,皇帝亲耕时要右手扶犁,左手执鞭。

其实,天子亲耕的耤田最早并不是“一亩三分地”。在周代,耤田多达千亩,约合现在的三百亩。据《礼记·祭义》记载:“昔者天子为藉千亩,冕而朱纮,躬秉耒;诸侯为藉百亩,冕而青纮,躬秉耒。以事天地、山川、社稷先古……”

关于耤田,有据可查的记载出现在商代,周代时出现了较为明确的制度描述。“耤”通“藉”,《史记》中又作“籍田”,《汉书》、《旧唐书》等作“藉田”,明清以后多写作“耤田”。《说文解字》对“耤”字的解释是:“帝籍千亩,古者使民如借,故谓之耤。”耤田在井田制度下又称“公田”。《周礼》注曰:“古之王者贵为天子,富有四海,而必私置藉田,盖其义有三焉。一曰以奉宗庙亲致其孝也,二曰以训于百姓在勤,勤则不匮也,三曰闻之子孙躬知稼穑之艰难无逸也。”

天子扶犁亲耕的耤田礼始于汉代

天子扶犁亲耕的礼仪,在古代被称为耤田礼或耕耤礼。最早有确切纪年的皇帝耕耤礼是汉代,汉文帝即位之初,贾谊上《积贮疏》,言积贮为“天下之大命”,“于是上感谊言,始开藉田,躬耕以劝百姓”。并于前元二年(公元前178年)正月丁亥下诏曰:“夫农,天下之本也。其开藉田,朕亲率耕……”

由于天子亲耕的目的更在于其“劝农”的示范意义,所以扶犁亲耕前还有一套礼仪,首先是祭先农。先农是古代传说中最先教民耕种的农神,远古称帝社、王社,也叫神农,或谓后稷,汉代始称先农。据《汉仪》记载:“春时东耕于藉田,引诗先农,则神农也。”《五经要议》也有“坛于田,以祀先农”的文字。

最早将亲耕与祭先农同时作为“耕耤礼”记述的是《汉旧仪》:“春始东耕于藉田,官祀先农。先农即神农炎帝也。祠以一太牢,百官皆从,大赐三辅二百里孝悌、力田、三老帛。种百谷万斛,为立藉田仓,置令、丞。谷皆以给祭天地、宗庙、髃神之祀,以为粢盛。”关于天子耤田礼的时间和程序,《后汉书》也有非常具体的描述:“正月始耕。昼漏上水初纳,执事告祠先农,以享。耕时,有司请行事,就耕位,天子、三公、九卿、诸侯、百官以次耕。力田种各耰讫,有司告事毕。”

明清时期每年仲春亥日在先农坛举行耤田礼

遵循“民以食为天,食以农为本”的古训,明太祖朱元璋登皇位第二年,即于南京建先农坛并行耕耤礼。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沿袭了祭祀先农和行耤田礼的做法,将皇帝亲耕的地点改在了北京先农坛。

北京先农坛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原名“山川坛”。嘉靖十年(1531年)于内坛墙南部建天神坛、地祗坛,形成先农坛现今的格局。明万历四年(1576年)改山川坛之名为先农坛,设置先农坛祠祭署,铸先农坛祠祭署印。清代,先农坛之名沿用,并于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进行了大规模改建。祭祀先农神的坛台先农神坛,即是清乾隆十九年重修的。坛为方形,一层,南向。砖石结构,每边长约15米,高1.5米,四出陛,八级。明清两代,每年仲春亥日,皇帝或亲临或遣官在此祭拜先农,随后到“一亩三分”的耤田中行耤田礼,扶犁亲耕。

如今,先农坛里的“一亩三分地”早已不见了五谷生长,已成为育才学校的操场,但尚留有皇帝行耤田礼的两处遗迹:一个是先农神坛,一个是观耕台。

先农神坛坛台为一方形大台:“石包砖砌,方广四丈七尺,高四尺五寸”,如今,其灰白相间的石砖虽已斑斑驳驳,但仍不失大气古朴。比起简洁沧桑的先农神坛,观耕台似乎多了些华丽。观耕台18米见方,坐北朝南,高1.9米,东、南、西三出台阶各为9级,台阶踏步由汉白玉条石砌成,观耕台的四周还装饰有色彩斑斓的琉璃瓦。

“躬耕劝农”耤田礼程序繁复庄严

明清两代是我国封建社会重农祭农活动发展的顶峰时期,祭祀亲耕制度周密详备,整个仪式隆重有序。从先农坛所保存的清雍正帝先农坛亲祭图和亲耕图及有关典籍上,可以看到其过程极其庄严繁复。

每年仲春亥之日前一个月,就要由礼部报请耕耤日及从耕三公九卿官员名单,由鸿胪寺在先农坛耤田两侧立好典礼仪式及从耕官员的位置标识牌。耕耤前二日,皇帝开始斋戒,三公九卿以及文官四品以上,武官三品以上一应人等皆在家斋戒二日。耕耤前一日,皇帝在紫禁城中和殿阅视祭奠祝文、耕耤谷种及农具后,由太常寺官和顺天府尹在仪仗乐队护卫下送至先农坛,分别安放在神库和耕耤所。耕耤之日,清晨,皇帝着礼服乘龙辇出紫禁城,午门鸣钟。

皇帝到达先农坛后先去具服殿盥手,然后至西侧先农神坛祭拜先农。祭拜之后,皇帝到具服殿更换龙袍准备亲耕。礼部司官三挥红旗,礼部尚书跪奏皇帝出具服殿,户部尚书跪进耒,顺天府尹跪进鞭。然后,皇上右手执耒,左手执鞭,耆老二人牵耕牛,鸿胪寺官宣布仪式开始,皇帝步入“一亩三分地”亲耕。紧跟在皇帝身后的顺天府尹手捧青箱,户部侍郎握种播撒,种下稻、黍、谷、麦、豆等五谷杂粮。

皇帝三推三返完成耕耤礼后,户部尚书与顺天府尹跪受耒、鞭,分别放置犁亭、鞭亭。皇帝登观耕台,从耕三公九卿依次接受耒、鞭,行五推五返、九推九返之礼。当礼部尚书奏报“耕耤礼成”时,乐队奏导迎乐《祐平章》,皇帝方可起驾离开先农坛……

嘉庆皇帝秉耒执鞭时耕牛“抗旨”罢耕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因此,对于祭祀先农和耕耤礼,历代皇帝都不敢怠慢。清雍正四年(1726年),曾颁旨全国省府州县厅设先农坛行耕耤礼。为了保障亲耕典礼的顺利进行,清雍正以后,皇帝还要先到现在中南海的丰泽园“演耕地”里演练一番。即使这样,一次在嘉庆皇帝亲耕的过程中,还出现了耕牛发起牛脾气,死活不肯耕地的“意外”。

据《清实录》记载:嘉庆二十年(1815年)三月,嘉庆皇帝来到先农坛,按照古制祭祀先农并准备躬耕。这天伴驾的有睿亲王端恩、克勤郡王尚格、庆郡王永璘、礼部尚书穆克登额、吏部侍郎佛住、刑部右侍郎熙昌等人。在一亩三分地上,顺天府为皇上和大臣们准备的耕犁、牛鞭、耕牛、谷种等已经摆放就绪。这时,歌咏禾词声气,鼓乐齐鸣,皇上穿着龙袍一手扶耒,一手拿起赶牛鞭,驱牛亲耕。没想到,那几头拉铧犁的牛竟敢“抗旨”,不论皇上怎样驱赶硬是一动不动。御前侍卫十余人挟裹着牛,连拉带拽,才协助皇上勉强完成三推。轮到三公九卿从耕时,耕牛仍是不听使唤,要么纹丝不动,要么四处乱窜,把三公九卿折腾得狼狈不堪……嘉庆皇帝龙颜大怒,当天就下令将负责调教耕牛的大兴县和宛平县的知县沈守恒与张洽“先行革去顶戴交部严加议处”,顺天府尹专辖人员费锡章、兼管刘鐶之及有关官员,也全部“交部严加议处,所有此次一切例赏,概行停给”。


  相关阅读:
0
 
频道阅读
小学生性感照引发争议 网友忙问:这是小学
·2014湖北公务员考试招录4462人 15日起报名
·公务员涉骗廉租房 一旦入刑最高判5年
·湖南公务员考试报名现天价培训课程:2.8万
·武汉今年将试点公务员聘任制 东湖已先行
·教育时评:我们的大学需要“都叫兽”
·我们不教数学!——“鸡肋般”的体育老师
·内蒙古高考考生3月15日开始体检 体检信息
 
传中石油管道资产将
威门药业举办新春年
杭州西湖黄金周游客
广汽丰田出方案补偿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新闻排行
·加拿大碧玉清朝一度成为贡品 曾获慈
·才子苏曼殊缘何要刺杀康有为
·谍影重重:中国内地最后被捕归案的
·口头禅“一亩三分地”源于皇帝“亲
·前苏军司令揭1983年击落"韩国客机
·人民大会堂那些厅那些事:毛泽东最
·西安事变蒋介石绝食:匆忙出逃忘戴
·英国4岁女童染上怪病 喜欢吃布料纤
·塞舌尔巨龟182岁高龄 或成陆地现存
·广州:海龟被救助后体重超标 “减肥
·黔西南州工商局、州消协,兴义市工
老人脑部受伤 经抢救已脱险
店福利院领导赶到区 交纳了医药费
   八卦资讯
美丽的平扒苗寨
万屯镇兴化村召开党
让金州更美丽 使乡
组图:各国继续搜救
好媳妇陈守梅悉心照
高清:探秘重庆女特
版权声明 -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版权所有:贵州民族报黔西南新闻周刊 广告总代理:贵州元龙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兴义市龙腾文化事务所
报社地址:贵阳市中华北路众厦大楼八楼 热线电话:0851-6838086 0851-6871 808 投稿邮箱:wyi3293888@163.com 网站备案:黔ICP备10200785号
贵阳:新闻广告热线:15685119088  兴义:新闻广告热线:15285451888 
分公司地址:贵州省兴义市向阳路锦峰大厦B2-504 热线电话:0851-3293888 3221777 投稿邮箱:3237866@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