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国内  国际   图看天下  教育  教育动态  高考   旅游  民族风情   旅游景点  健康  快讯  美容  心理   房产  楼盘  
土特产  求职  招聘   名企   汽车  修理     财经 要闻 金融  基金         文学 小说 诗歌  人生    奇闻 评论 博客  公告
   新闻中心: 国际  | 国内  | 贵阳  | 遵义  | 安顺  |  黔西南六盘水  |  黔南  |  黔东南
  你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奇闻奇事 > 历史探秘 > 正文
 
晚清的“师爷政治”究竟是怎样一种生态?
来源:中国经营报      作者:王学斌    发布时间:2014年04月14日 09:12:16     
 

        

每一拨“秘书帮”的瓦解,其背后不仅牵涉个人仕途之沉浮,也不光影响派系集团之荣辱,更关乎国运之兴衰。若“师爷政治”不除,一帮代替一帮,只是大家轮流坐庄,无法根除政治毒瘤。

 

晚清官员郭嵩焘(资料图)

1861年11月12日夜,闲居湖南老家的翰林郭嵩焘,满怀复杂心情,缓缓展开纸卷,提笔蘸墨,在其日记里写下如许文字:

门丁之舞弊,人皆知之;幕友之舞弊甚于门丁,人不知也。天下之乱,原在讼狱,定首乱之罪,惟幕友当之。

郭氏对幕友此职业之抨击,绝非泛泛而论,一般“吐槽”,实则有感而发,暗藏所指。须知,四天前,前大清顾命大臣肃顺的脑袋刚刚搬了家。而郭嵩焘曾一度与肃顺走得很近,短暂跻身“高官大秘”之列。故在郭看来,肃顺之败,恐与其幕中的秘书、也就是师爷们大有干系。那么,晚清的“师爷政治”究竟是怎样一种生态?

“师爷政治”

幕友,又称幕客、幕宾、幕僚,俗称师爷,在古代即协助中央或地方官员进行政策谋划、开展调查研究、做好联系接待、办理文书庶务甚至教育干部子弟的人员。可见,幕友之所以为幕友,就在于他们多隐伏于幕后。于官场中,其充其量是官员的助手、参谋及办事员,未经领导授权,手上并没有丝毫权力。然而,在高度集权、讲求人治的传统社会,基于地位、身份、权力运作机制等诸因素,幕友们往往可以共享高官的权势,进入前台,赤膊上阵,充当“权力倒爷”或“二掌柜”的角色。这实与当下的“秘书政治”颇有异曲同工之妙,姑且称之为“师爷政治”。

古代的“师爷政治”,特色大致有五:其一,师爷参与具体政务,代行官员权力,实为主子的化身或代言人;其二,师爷涉及权钱交易,与官员结成利益共同体,实为主子的经纪人或利益代理人;其三,师爷实乃官场升迁之终南捷径,不少师爷借助曾为高官出谋划策,博取赏识,从而凭此进军仕途,占据要位,与主子遥相呼应,拓展政治版图,形成派系;其四,师爷群体往往掌握海量的政治、经济及社会资源,且行事灵活,通常不受官场规则束缚,故他们可利用手中所控之公权力与话语权,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其五,师爷与官员之间的职责界限模糊不清,因此对于师爷所作所为,缺乏有效的监管,于是同僚往往秉着“打狗须看主人”的态度,对师爷越权干政之举,不愿管,也不敢管。

很明显,“师爷政治”乃传统政治体制之薄弱环节,这也恰是历代读书人趋之若鹜的要因所在。秦汉时期的尚书台,从一个纯粹办理文书的秘书机构,演变成南北朝权力过大、尾大不掉的尚书省,其间兴风作浪、把持大权的,便是一个个手握笔杆的师爷们。之后的皇帝们,不断变更机构,屡次倒腾,整饬“师爷政治”,然而皆治得了一时,摆不平一世,最终其依旧做大。时值清代,“师爷政治”之火爆,不仅未输于前朝,且呈全盛态势。清人邵晋涵曾云:“今之吏治三种人为之,官拥虚名而已。三种人者,幕宾、书吏、长随也。”诸如高士奇、张廷玉、毕沅、左宗棠、薛福成等高官宠臣,要么直接为皇帝服务,要么为地方督抚参谋,都由师爷之路径衣紫腰黄,青云直上。

因此一把手位置越高,权力越大,距中枢越近,则其幕友参与政务、共享权势、影响政局的机会自然越大。身为权倾咸丰一朝的重臣,肃顺“轻满员”,唯独“雅重汉人名流”,故“一时名士,咸从之游”。其周边便围绕着一干汉族“大秘”,时人将核心成员称为“肃门六子”。

“肃门六子”

这六位师爷分别是曹毓英、李寿蓉、尹耕云、郭嵩焘、王闿运和高心夔。此六人各有专长,各司其职,一道组成了肃顺的智囊团。

曹毓英之角色,乃肃顺朝中耳目。曹氏出道极早,道光十七年中拔贡,授兵部七品京官,后一直混迹于基层。到了咸丰朝,曹在肃顺的扶植下以工书入值军机章京。曹的一大长处在于表面谦恭木讷,实则腹中计谋多端,其平常“对人询询,若不能言而计事辄中”。肃顺对曹可谓青睐有加,每次上朝路过军机处,见到曹毓英就直呼“曹师爷”,可见肃有多喜欢曹毓英。后来,肃更是举荐曹出任军机处汉领班章京,延为“羽翼”,专门负责给他监督其余军机大臣之言行,随时通风报信。

李寿蓉是财政专家。咸丰六年进士,出任户部主事。起初李“以才名见重”于户部侍郎徐树铭,徐又将李推荐于肃顺。肃时任户部尚书,凡遇财政问题,多向李征询意见,对其甚是倚重。后来肃顺彻查“户部宝钞案”,正是派李去查核账目,从而将其中的惊天贪腐一并揭开。

尹耕云则为肃顺的军事顾问。尹道光三十年进士,起先授礼部主事,再迁郎中。太平军北伐期间,尹襄助僧格林沁,上书剖析防务问题,纵论京师形势及巡防利弊,理切肯綮,文采飞扬,由是得咸丰帝赏识。肃闻其大才,于是揽入麾下,“敬礼有加”。英法联军侵华期间,尹参与办理北京团防,就军务事宜随时向肃汇报,以便其及时掌握情况。

郭嵩焘是肃顺的经济智囊兼湘军联络员。他咸丰七年入京,次年供职翰林院,授编修。郭因喜谈洋务、税法等问题,备受肃顺死党陈孚恩青睐,陈顺水推舟,又将郭推荐于肃,为肃顺看重。肃刚好于户部掌权,经常与郭商讨地方课税与变通盐法诸事宜。

湖湘狂士王闿运堪称肃顺的头号文字秘书。王博学多才,但屡屡名落孙山,迟迟不得功名,不得不靠给高官子弟“做家教”来赚取外快。恰好一回他任教于肃家,肃一见倾心,甚至要按照八旗习俗与王结为异姓兄弟,其对王之厚爱,可见一斑。

当然,肃顺的最大心腹,非高心夔莫属。除了文才,高活动能力亦是一流。咸丰十年,江南大营陷落,两江总督何桂清畏罪潜逃,继任者尚未确定。当时朝野皆认为曾国藩众望所归,但此事必须上达天听,皇帝批准,方可落定。高深知此事关系政局走向,朝廷安危,于是先到京师士林中商讨,集思广益,后赴肃府向其讲明利害。待谕旨颁布,曾国藩果然入主两江。

众师爷虽各有分工,但又能联手办大事,几位师爷彼此配合默契,火候把握恰当,做局环环相扣,不露丝毫破绽。师爷之手段,简直堪称逆天!

“风险投资”

师爷虽说能为幕主出谋划策、打理事务,但由于其职业特性及宾主间的私人庇荫关系,若想维持一个高质量的智囊团,官员往往要投入高成本,甚至冒巨大风险,透支自己的政治资本。

清代“绍兴师爷”之集大成者汪辉祖曾将幕友的职业道德概括为六个字:“慎交”“自立”“择人”。说得通俗点,即社交活动要慎重、做人做事有原则,宾主关系当适度。毕竟“幕之为道,佐人而非自为,境同离寄,无论所处何地,等是鸡鹜为伍”。不过理论但凡落到现实,往往知易行难,师爷们一旦尝到了权力的甜头,就如同吸毒成瘾,拼命攥住不放,终致跌入深渊。故名利场中,历来沉醉者多,而勘破此迷障之清醒者,终归少数。肃门六子之亲身经历便再度印证了这一道理。

有人身陷囹圄。李寿蓉负责核对户部一案账目,公事之余,却知法犯法,徇私贪墨。当时朝廷银库规定只收银号银元,而京城银号普遍存银不足,店主只得上交大钱抵偿,按例户部当一概不收,李却利用职权之便,收取银号老板好处,将大钱归入银库。很快东窗事发,为了避嫌,肃顺挥泪斩马谡,亲自奏劾李寿蓉,将之押入大牢。尹耕云的日子也不好过。郭嵩焘评价尹的个性为“能于背后痛发其隐私,自以为有节义声名,而吾辈终不敢信其心”。可知,在郭氏看来,尹不仅口德不佳,还颇有点好为大言、以邀时誉的毛病。这种伎俩,偶一为之尚可,经常施展难保不翻船。1858年,英军逼近天津,尹连续上书九封,力主抗战,甚至与郑亲王端华在朝堂争得面红耳赤。尹本想借此塑造刚直清流的形象,孰料令权贵之极大反感,迅即被革职遣返。

有人选择离开。王闿运与郭嵩焘,虽都是湖南人,却脾性迥异:王张狂,郭内敛,王极端,郭中庸。如此差异,一起共事,时有摩擦发生。王闿运极力主张严刑峻法整治衰世,故肃顺采用苛政猛法四处“打老虎”,与王的出谋划策紧密关联。换言之,王乃肃顺施政方针的理论设计师。郭嵩焘一直对王的这套帝王南面之术持保留态度。一次,郭赴山东巡视吏治,回京后的工作汇报中,认定该省风气不错,无严重腐败渎职现象。王得知后,则在肃顺面前指责郭嵩焘山东一行既没有挖出“老虎”,也没有拍到“苍蝇”,简直是“公款旅游”。这让郭忍无可忍,加之其对肃顺“操切之政”“颟顸之失”久怀不满,于是辞职回乡休养。正当王闿运自诩遇到明主,可大展拳脚之际,其友严正基手书一份,借唐代“永贞革新”之掌故劝道:“柳柳州急于求进,卒因王叔文得罪,困顿以死。”王幡然醒悟,找个借口,便溜之大吉,任凭肃顺在暴政不归路上愈走愈远,袖手不理。

有人坑苦主子。对于门下的师爷,肃顺有自己的一套培养模式:“先及留京公车,次京曹,次外吏。”也就是说,先让师爷考取进士,再将其安插于中央部委挂职锻炼几年,最后外放地方,成封疆大吏,从而延拓己之势力范围。在肃心中,最符合自己模式的师爷,唯有高心夔。为了让高早日发迹,肃甚至不惜在科场舞弊。庚申年大考,肃顺正好奉命为殿试收卷大臣,担心有人水平超过高心夔,于是决定从中做手脚。按照肃的了解,高平时才思敏捷,乃有名的文章“快手”。临考之际,肃突然下令缩短考试时间,“下午四时不交者撤卷。”孰料当日高心夔突然手腕酸痛,书写缓慢,“闻催促,乃草缮成”,发挥大失水准。有野史载,当拿到首张所交试卷时,肃“视其名,钟骏声也。通篇七叶半无一补缀”,肃感觉此人乃高之劲敌,马上偷偷塞进自己靴子里。等忙完公务,肃“归邸脱靴,始见之,大骇,即遣骑驰送阅卷处”。阅卷大臣以为此卷必定是肃大人看重的人选,便“投其所好”,“遂以一甲一名进呈御览,而钟竟得大魁矣。”肃见势不妙,“遍觅高卷,乃知亦在撤卷中。”只得列于四等。等到了朝考,早早通过肃顺拿到考题的高氏,再度失常,“又以出韵置末等”,落得个候补吴县知县的闲缺。王闿运后以戏谑道:“平生两四等,该死十三元。”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肃顺科考徇私一事,很快传遍京城内外,朝野上下对这位刻薄寡恩的权臣愈发失望。肃的昏招可谓招致众怒。当然,聘请师爷,本来就是一项须付出极大代价的政治“风险投资”。幕僚如同股票,其行情是涨是跌,除了谋事在人,尚有命定之数。一时失算,倒也正常。不过,幕主最不愿遇到的,便是师爷卖主,背后捅刀。

这么倒霉的事,还真让肃顺赶上了!

“曹师爷反水”

清代另一位著名师爷龚萼认为“幕道”精髓在于:“为幕而贫,清且贵也;幕而富,浊且贱也。良田美宅、肥马轻裘,仅只快于一时,必致贻祸于没世。”然而那些师爷投靠高官,有几人不是为了良田美宅、家财万贯,有几人不为谋取肥马轻裘、高官显爵?功利面前,大多数宁愿抛弃操守,图快活于一时。曹毓英狠狠摆了肃顺一道,正是受利益之驱使。

民初掌故名家沃丘仲子曾这般点评曹氏“公孙弘之流,而无其经术,倾险则过之矣”。可见,曹乃典型不学有术之政客。起初他依附于肃顺,便是希望大树底下好乘凉。随着形势发展,特别是英法入侵北京,咸丰北逃热河后,曹隐隐感觉肃顺集团与恭亲王集团渐成水火,于是有意调和。一日,肃顺向曹毓英咨询如何抵御外患,曹道:“太平军、洋人都是皮肤之疾,但如果能主政得人,安内攘外都不为难,眼下主少国危,诚无以定乱。恭王素贤明,若效章皇故事,以王摄政,庶可挽回。”肃顺听后大为诧异,原视作心腹的曹毓英,此刻竟建议与政敌摄政,遂大声斥责,曹大为沮丧,知肃顺“未可终恃”,遂暗地转而投靠恭王,“日输机密情报于奕訢”,而肃顺竟丝毫没有察觉。待到咸丰殡天,军机处班子大调整。肃顺、载桓、端华三人在未同群臣商议,更未经皇帝签阅的情形下,内定匡源与焦佑瀛破格进入军机处。曹毓英本以为自己妥妥地入围,谁知由他人染指,一怒之下,铤而走险,联合南书房及枢部中层干部,以肃顺等人挟制两宫为由,草拟密函,传遍京师。当奕訢集团拿到曹的书信,喜出望外,自此便师出有名,正式启动太后垂帘计划。曹毓英反水,实为慈禧恭王叔嫂诛杀肃顺之导火索。

而此时的肃顺,依然自以为大权在握,高枕无忧呢。

晚景迥异

“八人帮”伏罪后,“肃门六子”之境遇,堪称悬殊。

曹毓英因辅佐太后有功,以鸿胪寺卿授军机大臣,后迁至兵部尚书加太子少保,死后朝廷特意御赐祭文及“砥砺廉隅”匾额,可谓荣极一时。郭嵩焘由于脱离较早,故成功洗掉“肃党”标签,官至广东巡抚、驻外大使。

其余四人则被目为“肃党”骨干,注定半生蹉跎。尹耕云虽再出山为官,始终未能进入部级干部序列。李寿蓉蹲了两年大牢,虽后来复官,已锐气全无,郁郁而终。王闿运先后入丁宝桢、曾国藩诸大吏幕府,高官虽待其恭敬,但碍于王之政治前科,不敢委以重任,故王氏帝王术一直未得施展。当年肃顺最倚重的高心夔,晚景最惨。据说高晚年穷困潦倒、衣食无着。左宗棠发迹后,念念不忘当初高心夔救命之恩。待左出任两江总督,急忙为高张罗报捐道员事宜,并承诺安排高赴江南任职。等左抵至瓜洲,下车伊始,“司道以下官,皆渡江迎谒,独不见高来”。左很是纳闷,待至金陵城外,仍不见高心夔踪影。左不能忍,厉声询问下属,其愀然对曰:“高道于昨日逝矣。”左顿时双目泫然,悲不能已。

高心夔去世前,曾留有诗作《中兴篇》:

呜呼受遗左军杰,倏忽谋逆丞相斯。君亲无将与众弃,不济则死忠成欺。国家除恶方务尽,功轻罪重谁敢疑?谬哉区区掷腰领,不睹告庙分封时。

除却替幕主肃顺受诛惋惜不平之外,他也感慨昔日幕友星散各地,境况迥异。恐怕高氏临死也未悟透:肃顺之败,其实与像自己这样的师爷关系甚大。自古靠利益维持的群体,都难以长久。“师爷政治”横行之处,便是暗箱操作、潜规则遍布之地,进而渎职贪腐滋生,派系斗争泛滥,最终将完整的政治机体侵蚀殆尽。

因此,每一拨“秘书帮”的瓦解,其背后不仅牵涉个人仕途之沉浮,也不光影响派系集团之荣辱,更关乎国运之兴衰。若“师爷政治”不除,一帮代替一帮,只是大家轮流坐庄,无法根除政治毒瘤。

是故,“师爷政治”,可以休矣!必须休矣!


  相关阅读:
0
 
频道阅读
南开学子创意设计廉政文化 吁"中国梦·廉
·贵州兴义乌沙中学倾力打造“四好”育人环
·湖南省公务员考试12日开考 考录比17:1
·北大教授:公务员报考走势取决于经济改革
·忽冷忽热的公务员:30年来职业冷热变迁
·深圳3200名聘任制公务员4年“零解聘”
·网曝浙江两公务员上班时间频繁开房 纪委调
·公务员薪酬改革加速工资体系向基层倾斜
 
传中石油管道资产将
威门药业举办新春年
杭州西湖黄金周游客
广汽丰田出方案补偿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新闻排行
·晚清的“师爷政治”究竟是怎样一种
·儿子眼中的张云逸:唯一拿元帅工资
·父亲吕正操的铁路情缘:领导西南铁
·候选人登上最高荣誉要20多年 漫长等
·中国科学家率先研发光学存储加解密
·盘点五千年国人发明了什么
·极客酷品:老人防滑鞋足球摄像机
·世界帕金森日 帕金森病“阴霾”何时
·基因技术让 免疫器官“返老还童”
·拿错检查报告单 老人被误切了三分之
·德国:狐狸在繁华市中心抓获野兔后
老人脑部受伤 经抢救已脱险
店福利院领导赶到区 交纳了医药费
   八卦资讯
四川商会到兴义木贾
双龙新爱腾贵阳车展
双龙新爱腾贵阳车展
双龙新爱腾贵阳车展
长寿之乡探访长寿老
长寿之乡探访长寿老
版权声明 -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版权所有:贵州民族报黔西南新闻周刊 广告总代理:贵州元龙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兴义市龙腾文化事务所
报社地址:贵阳市中华北路众厦大楼八楼 热线电话:0851-6838086 0851-6871 808 投稿邮箱:wyi3293888@163.com 网站备案:黔ICP备10200785号
贵阳:新闻广告热线:15685119088  兴义:新闻广告热线:15285451888 
分公司地址:贵州省兴义市向阳路锦峰大厦B2-504 热线电话:0851-3293888 3221777 投稿邮箱:3237866@163.com